《论语十则》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文章 2019-07-13 07:16:37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够流畅的朗读课文。

3、掌握实词和一些虚词的意思及用法。

【教学重点】

1、目标2。

2、目标3。

一、导入

以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引入《论语》。(课件1、2)

大家知道,在宋代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利用兵变,取得天下,建立了宋代封建政权的时候,第一个著名的宰相便是赵普。

本来赵普读书很少,平素又不喜欢说话,所以人们总以为他没有读书。宋代祖赵匡胤常常劝告他,甚至于很严厉地批评过他。据说有一天,宋太祖“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宋人的笔记中还能找到一些。可见赵普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连拟定一个门楼的榜额都不会,罗里罗嗦地叫做什么“明德之门”。宋太祖看了很不高兴,所以责问他为什么要加个之字。

据《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门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但是,深入一步看去,赵普实际上早已知道读书的重要,而且暗地里很努力学习。特别是对于《论语》这一部书,赵普读得烂熟。所以后来在宋太宗赵光义的面前,赵普就敢于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在这里,他说的分明是一部《论语》,想不到人们却把他的话断章取义,变成了“半部论语”,并且历代相传,居然成了典故。

二、《论语》的影响力

三、孔子其人(课件3、4、5)

四、《论语》其书(课件6、7)

五、学习新课

1、读音(课件9)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明确停顿和节奏。(课件10)

3、朗读全文:师范读,生自读,形式多样。

4、理解意思,当堂背诵。(课件11~20)

第一则:掌握 “时”(按时)“说”(通“悦”,愉快)“乐”(快乐)“知”(了解)“愠”(怨恨)“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态度、第三句讲个人修养。不断学习,方能牢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自求长进,不怨他人。

第二则:掌握“吾”代我。“三”泛指多数非确指。“为(weì)人谋”介词“替”。──讲品德修养。古代治学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

第三则:掌握“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领悟)新”和“可以”(可以凭)的含义。──讲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成语“温故知新”。

第四则:掌握“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疲倦而无所得)的意义;──讲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方有所得。

第五则:掌握 “诲”(教导)“女”(通“汝”,你)“知”(明白,懂得)“是”(这)的意思。──讲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掌握“也”在句尾的作用。──讲学习态度,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学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无类似缺点。

第七则:掌握“三”(虚数,几个)“从”(顺从,学习)“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讲学习方法: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第八则:掌握“士”的含义,“已”的含义,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的“仁”。──讲品德修养,鼓励人们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第九则:讲品德修养,用松柏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经受严峻的考验。

第十则:掌握“恕”的含义。──讲品德修养,阐述“恕道”—修己要求推己及人,乐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成语“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则意思理解参考:

第一则:先生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第三则:先生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四则:先生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第五则: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第六则: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八则: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吗?”

第九则: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十则: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总结内容三方面:(课件22、23)

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虚词归纳。(课件24、25)

7、语气词归纳。(课件26)

8、其他归纳。

9、成语解释。

六、总结

七、作业布置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