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屋八》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习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方志敏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强调方志敏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二、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什么是清贫?
(2)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方志敏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
2、集体反馈交流。
3、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批注。
4、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5、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读了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清贫这一可贵的品质对当时的革命有什么意义?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
五、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2、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辩一辩。
1、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2、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教师最后做正确的引导。
七、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