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06:22:34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节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5、背诵第四段。

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常识,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完成(学习目标一)

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检查、齐读。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学习目标二)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三、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不理解处打“?”,提问(学习目标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教师前后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回答。

3、请二三位学生翻译课文,错误处教师引导指正。

四、在疏文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思路(学习目标四)

1、引导、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课堂巩固

背诵课文第四段。(学习目标五)

六、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开头就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助精神的重要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