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小班化高效课堂探索论文

文章 2019-07-13 06:17:10 1个回答   ()人看过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农村初中目前的学校教学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课堂上的一切行为,一般都是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课堂形式单一化,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共同研究的情境和学生团体活动的情况还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热点。

一、小班化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大势所趋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最大值只能监控到28人,在这样的范围里,学生的言行举动甚至是学生的表情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为此课堂的纪律较好调控,学生分心、做小动作等行为比大班要少得多,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从每个学生的学情出发”不再是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如果需要的话,一堂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大班教学时,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往往淹没在大班的人群中。得不到教师关注的这部分群体,往往会因为群体的忽视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而小班化教学虽然说不能体现绝对的公平,但教师对每个个体的关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那些内向或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变得相对开朗自信。对教师而言,小班教学让教师“省力”了。课堂上,教师不必扯着喉咙用尽元气大声“嚷嚷”以求班级五六十名学生都能听到,然而小班教学中,教师适中的音量就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听力要求”。有的课型,教师甚至可以坐在学生中间,既有亲和力,又让教师更轻松一些。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师下了讲台,教师有“立足之处”。教师不再执著于一直固守的讲坛,可以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总揽全局。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多了一份融洽。有时采取的是对话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交谈。仿佛就在2000多年前,孔圣人与三五弟子们坐着谈“志”的问题,有问有答,有议有论,有抒情评点,自然亲切,其乐融融。小班教学似乎能重现古韵遗风。小班教学较之大班教学使更多切合文本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教学形式成为现实,无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人性、更融洽。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可以更多一些“深耕细作”了。小班化教学以来,作业批改能够有效采用传统批改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作文来讲,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很在乎,但是仔细琢磨教师评比的学生却很少。面批的方式绝对比教师详批加评语的方式有效,有个别学生,一次写得不成功,经过教师的面批,又重写一篇,再与老师共同商量讨论,在修改的基础上再重新作文,这样出来的作品一定比第一次要好很多,得到的效果也比光看教师的评语好很多。所以小班化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对学生个别化指导,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小班化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常用策略

学习指导案策略。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学习指导案策略研究。学习指导案是在小班化环境下,研究制定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完成共同目标和个性目标的一种师生共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学习指导案呈现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练习、达标检测,研究性作业,它既作为课前预习,也作为课上练习,同时也可作为课堂记录,指导学生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有指向性,实现“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学”的完美统一。其基本程序:自主学习,以案导学讨论解疑,以案论学精讲点拨,以案点学小结归纳,以案促学有效练习,以案验学迁移拓展,以案升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如生与生、组与组、生与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人格的培养。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教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需要、个性特征等,为其制定适合其特点的辅导策略。在实施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时,学校和教师首先通过当堂测验、一周测验和单元测验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排查,对教学质量监督与分析跟踪;然后,教师根据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辅导中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进一步了解,在课堂中有重点的关注;课后实施个性化辅导,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以及学生间的一对一的辅导等,这样做更加到位,使得效果更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