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范文

文章 2019-07-13 04:59:35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巩固前课字词。

2.利用挂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全面理解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结合挂图,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3.把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放大的彩色挂图,录音机,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小黑板,幻灯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先提问:①同学们谁放过风筝?②你们自己做过哪些风筝?(抽二、三个学生提问,简答)。师:同学们,大家看,老师这里有几种风筝,你们说说像什么?(老鹰,蝴蝶,蜻蜓等)。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现在我提几个问题,会的同学请举手。大家会放风筝吗?谁能说一说风筝是怎样放的?(抽二、三个学生说,互相补充)大家学过这课后,每人做一个大风筝,星期天我们到效外去放,看谁做的风筝又好看,飞得又高。

二、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出示放大的彩色挂图。师: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先请同学们看图,看后回答问题。幻灯出示问题:①画面上画了些什么?②用一句话完整地说出这幅画的内容(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放风筝)。引导学生看整体画面,当众把画面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来。提问,简答,教师作必要的启发引导。指导看图,教给观察方法。师:我们过去看图,学过一些看图方法。有的按空间位置关系,或先上后下,或先左后右,或先近后远等等;有的按主次关系,先主后次或先次后主。看这幅图,要用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师:先看天空,空中有什么?提问。回答(天瓦蓝瓦蓝的,空中有许多风筝在飞)。再看局部,提问①画面上最大、最醒目的是什么?(“大蜻蜓”)②飞得最高的是什么?(“大老鹰”,“蜈蚣”,“鹦鹉”)为什么飞得高?③飞得低的有哪些?为什么?④天空中还有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当众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再看地面(有许多小朋友在放风筝)。提问:①在众多的小朋友中,谁最引人注目?(放“大蜻蜓”的两个小男孩)他俩在干什么?(放风筝)②小朋友们各自的表情怎样:(兴高采烈)③地面上还有些什么?提问,简答,教师作必要的补充。讲演比赛:师:彩图已经看完了,同学们对图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大家看着这幅画,思考用自己的话把画的内容讲一遍,看谁讲得又准确、又流利,大家听后,说说谁讲演得好,老师要为他戴上小红花。

三、自学课文

默读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生字、二类字),联系上下文或,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师:(默读时,想象图中画了些什么,这是单幅图,图只反映放风筝某一时刻的情景,要把一幅静态的图,想象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想象风筝是怎样飞起来的,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谁先放,谁后放,动作、表情怎样,边读边想。

四、检查阅读,教学生字新词

1.抽学生逐节朗读课文(纠正有关朗读错误)。

2.教学生字。运用生字卡片,教读后,让学生自己拼读字音,分析字形结构。根据实际,编一些顺口溜、小快板,帮助学生识记。

3.学习新词。风筝和风筝的各种名字,颜色中的橘红、墨绿、瓦蓝,线轴等词语,结合图,边看图边理解词义。飘荡,缓缓讲解其义后,让学生做实物形象表演。师:飘荡、缓缓的意思大家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每人做一个实物演示,表现词语的含义(“飘荡”可用粉笔末或纸屑向空中一吹;“缓缓”可用玩具或手工制品表演)。重点掌握“精致”、“仿佛”、“那么”,讲解其义后做造句练习,让学生说出一些实物与这三个词语的联系。

五、范读课文(放录音一遍)

六、指导阅读,理解层次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要学生注意标点符号,并注意不同句意的适当的停顿,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2.提问:幻灯出示问题①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画面的?(放风筝的顺序,)②你能说出放风筝的次序吗?(先是“老鹰”,“鹦鹉”,“蜈蚣”,其次“大蜻蜓”再后“大蝴蝶”,“大金鱼”,“小卫星”等)③哪一个是重点?(兄弟俩放风筝)师:请同学们用完整的话回答,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3.讲授明确:图中突出了兄弟俩放风筝,课文的叙述也是以他们放风筝的先后情况分次序。板书:重点:兄弟俩放风筝。顺序:放风筝先后。

七、课间练习,巩固字词

1.听写生字一遍。2.抄写书本上的新词。3.想课后思考练习1、2两题。

八、作业:

1.书写生字二遍,并组一个词语。

2.抄写新词,理解其意。

第二课时

一、仔细看图,熟读课文

出示挂图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幻灯出示问题,要求学生用一两句完整的话回答。

①图上画的风筝,哪些是虫类,哪些是鸟类,还有哪些不属于上述两类。

②放风筝的人很多,你能认出哪个是我?哪个是哥哥?

③放风筝在什么时候?什么天气?什么地方?

④画上还有飞机、小鸟,画这些干什么?

⑤有哪些风筝飞起来了,有哪些还在放?还有哪些没有放。师:请同学们先看清楚问题,思考怎样回答,考虑成熟后,用完整的话回答,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同学们为他鼓掌。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边读课文边想问题。

①图上画的我和哥哥正在放风筝,课文里哪几句是叙述这情形的?

②放风筝的次序怎样?兄弟俩放风筝以前怎样?以后怎样?

③课文中重点写的是哪几段,为什么?提问回答,师:放风筝的次序,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把你的理由说一说;放风筝的前后情况怎样,除课文上写的,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情形,给大家说一说。

二、讲读课文

看图读课文第一段,回答问题。幻灯出示问题

①第一段叙述了哪些人。

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细观察图画,把图上画的想象成动态的画面。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段,想想怎样回答下列问题。幻灯出示问题

①兄弟俩放风筝以前,天上有哪些风筝。

②体育场上是怎样的情景。

③你能想象出兄弟俩来以前体育场上是怎样的情景。师:请同学们回答,要用完整的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讲读讨论。

请同学们朗读3—5,思考回答。幻灯出示

①放风筝的过程怎样?

②仔细看图,把图中的静态想象成动态。

③剖析重点句“啊,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呢。”

④飞机、小鸟主要是衬托什么的。讲读,用问题引导,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看图。

放风筝的过程,要抓住关键词语,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抽二、三名学生回答,师生补充。口头叙说练习。抽学生口头叙说重点段(放风筝)的内容,看着图叙说。

师:放风筝,书上讲得很具体,课外同学们都按书上所教方法,去郊外放一次风筝试一试,星期天老师带大家去放风筝。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两自然段。

依照前面“问题引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的学法来分析理解课文,分三步

①先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②提出问题,引导思维。

③图文对照,解答问题。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点,再提出问题。

(2)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要让学生领会学习的方法,自觉地按老师教给的方法学习知识。

仔细看图,全面理解图中所画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看图口述内容,培养说话能力。

三、词句练习

1.抽学生口头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一个句子。(小黑板)“仿佛”,“那么”,“飘荡”,“缓缓”,“精致”。

2.多音字。

3.找出书中有上述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理解意思。

四、看图表述

对着彩图,看图表述内容。师:课文学完了,对课文的内容我们已经理解了,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图的意思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出来。让学生人人动脑,个个思考,有的内容的表述可适当做一些动作,边叙述边表演。抽二、三名学生完成。

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1.体会文章、图表达的感情基调(欢快),先让学生在书中找出这类词语和表达感情较深的句子。师:图上画的是一群孩子兴高采烈的放风筝,文中叙述的也是同学们星期天放风筝,学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大家说一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乐中求学的情趣。

2.怎样朗读好课文,师:要饱含感情表达同学们在星期天放风筝之乐。

3.学生听老师朗读一遍。听后结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讲有关朗读的技巧。学生感情朗读练习。

六、布置作业练习题2、3。

附:板书设计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