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思品《通讯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通讯改变生活》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中的活动主题一《坐在家里看世界》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感受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与人们生存的关系”“了解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的种类与方式”的内容而设置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日常现代通讯的方式和种类,知道它们各自的一些特点和功能; 2、从生活的真实事例中感受通讯对生活的影响;
3、感受信息时代的来临,知道通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已经储备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独立思考能力仍需不断加强,有些生活体验与感受还需要不断地帮助旁拨、总结。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在活动中感受信息时代的来临,知道通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难点:感受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增强好奇心和探索欲。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从学生日常生活切入,加强启发式引导,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交流和领悟,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2、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和思考,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再次体验所学的知识。
3、充分利用课本、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结合收集资料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感受,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自己知道的通讯物品、资料和图片,并搜集与之有关的知识、趣事。
2.教师准备一些小卡片,制作课件,查找“中国与东盟博览会” 、 “ 党的十八大召开”、 “淘宝网购物”等有关资料。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九、形成性练习设计
十、板书设计
通讯改变生活 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
感受信息时代 体验信息时代
十一、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通过制定好目标后,让我的课堂可操作性增强了,能够很好对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教学活动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也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通讯改变生活》这一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信息设备的再认识,通过真实的故事、短片的再现,让学生发现,我们在步入信息时代、享受着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变化,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收集、体验、记录去感受、体会,才更有说服力,学生印象才更深刻。
三、不脱离课本,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过程。
翻开《品德与社会》教材,顿时耳目一新,全新的教育内容,全新的呈现方式,一张张鲜艳的图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使得教材不再那么冷冰冰了。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教呢?就凭课本中提供的几个场景,几幅图片以及几句话,怎样来安排这四十分钟呢?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所以,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不能像照着书中的几个场景、几幅画面来就事论事地逐一讲授那样草率处理,我们要积极通过思考研究,遵守课标的要求进行再创造,再延伸,有效地利用教本资源。同时,《课标》中还强调:“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活动过程中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建构来实现。课程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 分组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父母的工作与生活等方面展开讨论;活动二 体验感受信息生活;活动三 看短片,谈感受;活动四 写一写,说一说。这些活动既有独立学习课本主题图,又添加有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分析、总结、独立思考、体验等等,使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过程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从中学生实现了自主发展。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