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关于双师型教师意义的再认识

文章 2019-07-13 04:10:27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本质与内涵 特征与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及特征,进而论证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这对职业院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促进意义。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笔者从“双师型”一词形成的起源谈起,还“双师型”教师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本质与内涵、特征

1、“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及“双师型”教师的本质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是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它在我国职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因此,“双师型”教师其实是“双元”式的教师,它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并能把这两种能力有效付诸教学实践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2、“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可用如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1)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3)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级别要高于或等于学生所获取证书的级别),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4)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双师型教师在其理论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3、“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从事普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同的是,双师的知识面应更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掌握多门知识,除了要精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技术外,还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指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等,同时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指导能力是指在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

(3)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和关键能力,职业品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教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1、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引下,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此计划之实施。该计划强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显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4日,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从职业教育来看,规模快速扩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当然,包括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需要一定数量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

2、培养“双师型”教师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要求。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生产、服务、管理等应用型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践技术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操作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数控机床的操作、计算机绘制机械制图与服装设计操作等等。中等职业学校有一批“双师型”教师,就能在由科技到现实生活的转化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生产一线工作或参加企业的技改工作,有利于他们及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有利于职教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各种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有效地优化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成效的目标。办学成效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4、“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这里每个“——”的后者都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即欲达前者之目的,后者缺其不可。可见,要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价值

1、“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职业学校的发展也日趋扩大,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越来越多,但问题也很突出:

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②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③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大,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偏少;

④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⑤师资来源问题突出,仅有少部分是由职教师范学院及本科学院培养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普通学校教师和行业人员的改行。

2、“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的问题

(1)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有一种理解,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注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践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也值得商议。“双证”即“双师”的认识,在实践中使得教师积极投入考证行列,结果出现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出现以钱买证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导向。

(2)“双师型”教师是教师与技师的叠加。有人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工程师”,这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共同,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区别。从工作对象看,技师或工程师面对的是物;“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技师或工程师在生产活动中占决定地位,起决定作用;“双师型”教师在“生产”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外部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作用发生效力。从知识、能力看,技师和

工程师需知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要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内容

“双师型”教师就其内涵而言,首先应该符合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一般标准,比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等等。同时,其还应该凸现以下七种能力:

1、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要能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行业、职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具有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的指导,以及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能力。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媒体被打破的情况下,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传递给学生,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超前性。

2、专业技术能力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要反映生产技术的要求,了解生产实际,跟踪技术的发展。作为“双师型”教师,就应该掌握所教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和高新设备的维护与操作技能。

有人将这种能力进一步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二是中级工以上的生产操作能力;三是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与工艺实验能力;四是演示、指导能力,教师能以自己准确、熟练的示范操作进行演示,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实际给予明确、有效的指导。

3、创新能力

行业、职业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能够超前思考、多维思考、求异思考,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

4、研究开发能力

“双师型”教师还应该扮演的一个角色就是研究者。其应该具有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试验设计能力、成果表达能力、开发应用性科研项目的能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鼓励教师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教师参加科研项目,不仅能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够较快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5、创业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是招生和就业两个联动的市场。只有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安置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永葆生命力。因此,职业学校除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外,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健康的创业心理、较强的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出创业型的人才来。

6、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进行校园内的交往与协调,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课题的申报和论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习等,决定了“双师型”教师的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需要有较强的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7、管理能力

“双师型”教师既是理论课上的施教者,也是实习课上的指导者,又是校内外产、学结合的研发者、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因此,要求他们要掌握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技术开发管理、学校良性化运营管理及企业、行业管理的程序和法则,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把这七种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这种“双师型”教师才是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