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教育特质的有关思考论文
一、“学生成长规律”的普遍有效性
什么是教育规律?传统而简明地说,就是导致某种教育现象经常出现、反复出现、普遍出现的原因和依据,是经过人们概括和提炼后所形成的支撑教育实践建构的原理性观念和认识。教育规律,在没有被证伪之前,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认可、普遍运作、普遍有效的特点,与本质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在教育规律的运行过程中,教育的本质或本义就会显现出来。规律常常隐藏在众多个性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之中,如学制的设计。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学制设计普遍采用两种模式:“6、3、3”或“5、4、3”模式。无论采用何种义务教育的年限,也无论这两种模式具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为独立的三个阶段并且具有连续的递进关系,十分清晰地在学制设计中得到了表达。结合初中教育的特质问题来思考,这样的学制设计就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初中教育是不同于小学、不同于高中,也是联接小学和高中的一个特殊学段。学制设计的“普遍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初中教育在现代学校制度中建立以来,已经被确认为是有必要独立存在的一个学段,是一种通过学制所反映出来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在全世界学校教育中普遍认可、普遍运用、普遍有效的规律。需要追问的是,这一学制设计的依据和原理何在?显然,这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与民族种族无关,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因素无关。回到原点,其直接依据就是学生的成长规律。这里使用“成长”一词而避免使用“发展”一词,是强调成长过程的自然性、固有性和客观性,并不否认外在的影响和塑形。可以说,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直接决定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这样的学制和模式,并将初中教育放置于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水平和不同阶段的地位。说得更简单、更直接、更彻底一些,就是因为达到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与小学生和高中生都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设置初中阶段的教育。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把年龄放宽到12-16 周岁这个年龄段)具有什么样的共性成长特点?综合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各类研究,可确认的基本观点可概述如下:
一是生理发育加速,出现人生的又一个高值点。数据表明,美国儿童在小学阶段出现第一波生长高峰,平均身高从6-12 岁的110 厘米左右上升为150厘米左右,平均体重从15 公斤左右上升至35 公斤左右。而在初中阶段的12-16 岁,平均身高从150厘米上升为170 厘米以上,平均体重从35 公斤左右上升为65 公斤以上。进入高中阶段,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增值明显地放缓,甚至有人称之为“零增长”。与小学明显不同的是,男孩与女孩的体征更为明显:男孩因为脱脂肪体的增长速度超过脂肪体,脂肪体在体内的比重明显低于女孩,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明显加大。同时,性快速成熟,北美有生育能力的女孩平均为12.8 岁,男孩平均为14 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有一定的差异,但平均成熟年龄为12-14 岁。综上所述,这一期间,由于身高和体重的突然增加,因而初中生从生理上非常接近成人,而在心理上却仍然处于儿童中期的阶段,生理、心理出现了比较普遍而明显的不协调现象。因此,相当一部分男孩子会显得动作十分笨拙,相当一部分女孩子会显得十分“成熟”。
二是思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信息加工能力明显增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从11、12 岁开始到14、15 岁左右,儿童的思维水平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小学生完全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小学生以处理真实性问题为主,初中生已能够处理可能性问题;小学生更多的面对的是具体问题,初中生已能够思考抽象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更单一,初中生思维更多维;小学生的思维更绝对,初中生的思维更相对。同时,初中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也明显增强,知识库的内容明显扩大、丰富程度明显提高、知识间的联结更为紧密,注意的广度和记忆的宽度明显增强。初中学生有更强的元认知技能,形成了对自身认知过程的明确意识,能够计划、调整、协调多方面的活动,学习策略更多样也更个体化。初中学生思维进入了新的“自我中心”阶段:专家称之为“想象观众”与“个人神话”阶段。由于处于想象的观众阶段因而过分看重自身的外表和形象,由于处于“个人神话”阶段因而鲁莽和冒险行为明显增加。
二、遵循规律的“原点”、“近点”与“远点”
教育学已经阐述了教育规律的多视角性:区分出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派生规律,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外在规律,教育的微观规律与宏观规律等,并描述出不同规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机理。然而这并没有回答在教育实践情境中究竟应该遵循什么规律以及如何遵循规律这一问题本身。为此,我们必须回到教育规律的原点,在揭示教育规律层次性的基础上找到“遵循规律”的路标和途径。教育规律可区分出三个层次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校治理规律。本文试图结合对初中教育实践的描述,探索遵循教育规律的一般路径。
1.以学生成长规律作为遵循规律的“原点”
从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的终极目的出发,我们必须把“学生成长规律”作为第一位的规律,作为前提性的规律,作为“首先且通常”的基本规律,甚至作为能否遵循规律的“唯一”衡量标尺。
这就必然意味着:“学生成长规律”是教育实践的第一法则,也是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第一法则。凡违反“第一法则”的教育学规律和原理必然是伪造的、虚假的、空洞的,是必须放弃和悬置的所谓“真理”和“理论”。因而,当我们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通常是认定“课程标准”是基于学生成长规律的衡量尺度,总体上符合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倘若在教育的现实中发现课程标准并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因而根据“第一法则”的原理,我们完全可以拒绝和放弃课程标准的规定性预设,这也是课程标准需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重要原因所在。
从初中教育的实践来看,违反“第一法则”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恰恰打着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质量的旗号和幌子。据某省学业水平2012 年的监测结果,八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 小时的比例仅为9%,不足7 小时的比例为27%,有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 小时,初中有超过60%的学生睡眠不足8 小时。以全国的总体数据为基准,该省学业成绩达成指数为8,无疑教学质量很高,而睡眠指数仅为3,学习压力指数仅为1,显然学习压力指数与睡眠指数紧密相关,高压力导致低睡眠。估计这样监测的结果不仅是初中如此,也不仅是个别地方如此,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有研究表明,睡眠与认知、行为和基因关系紧密,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对8-11 岁的儿童及年轻人的研究显示,睡眠好的人记忆能力显然优于睡眠差的人;日本早稻田大学对成人的研究表明,睡眠好明显能够提高技能的训练效果;英国萨里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对成人志愿者的研究发现,连续一周缺觉可以影响人的700 多个基因,乃至影响人的生物钟、新陈代谢、免疫反应、抗压能力等,从而直接影响健康。成人如此,更何况正在快速长身体的初中学生!如果直接违反初中生的成长规律,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和质量没有意义和价值,不要也罢。
2.以教育教学规律作为遵循规律的“近点”
教育教学规律是教育的本体规律,是由教育学理论所表述出来原理性地支撑着教育实践建构的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遵循规律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然而,笔者以为教育教学规律必然是第二层次的规律,是基于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的教育学知识和认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里的“基于”意味着什么?首先,作为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的教育教学,其规律的概括和表述必须基于人的成长规律,必须与人的成长规律相符合、相一致、相顺应。即凡是与人的成长规律这一“自然之道”不符合、不一致、不顺应的,都是不成立的。教育教学规律无法脱离人的成长这一“第一层次”的规律单独成立,其成立的前提是依据、遵循、符合、适应等严格的界定和规范,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自由创造或想当然地概括和表达。其次,这里的“基于”也同时意味着“超出”,即在与成长规律相符合、相一致、相顺应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学的新发现和新概括,而这种新发现、新概括必然是超出成长规律所已经揭示和表达的认识范围和水平的。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所揭示的教育基本规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诽不问”、“教学相长”等,就是“基于”并“超出”的典范。“因材”是“基于”,“施教”是基于的“超出”;“循序”是“循”成长自然规律的“序”,“渐进”揭示的是依序的学习和教育,是人为的、自觉的、有控制的、有序列的发展。第三,具有“超出”属性的教育教学规律必须返回到“基于”来“调校”,以保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如维果茨基明确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揭示的不仅是教学规律,更是教育的普遍规律,要求教育不仅要基于发展(成长)的现实,还要具有超前性和超越性,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决不能“落”在发展的后面。然而,前到什么地方?需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调校,而不是想“走”多前就走多前,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
如果说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是遵循规律的“原点”的话,那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则是遵循规律的“近点”,即最“切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离教育实践工作者最“就手”的规律显示和运用的范围和领域。然而,“近点”需要不断用“原点”进行调校,以保障规律运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目前广为流行并为人津津乐道的教育学观念“学生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其中包含着何种教育真理性和教育伦理性的成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具有相同的“无限可能性”吗?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学段越高,“可能性”的范围就会明显降低和缩小,发展的“现实性”和“有限性”就会明显增强。从性别的角度看,如果说小学年段的教育可以不分男女一视同仁的话,那么初中教育由于学生性别差异明显形成,学生的性别角色的定位越来越清晰,“无视男女”则可能缺少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过分强调性别差异又会导致发展的更多问题)。初中学生开始越来越“像”成人,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思维和情感,然而他(她)却只是“像”成人并不就是成人。我们能够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承担更多、更重、更长时间的智力和体力负荷吗?毕飞宇的小说《大雨如注》,塑造了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初中二年级优秀女生姚子菡,而这种“无限可能性”导致了姚子菡最终的崩溃。“无限可能性”在初中阶段的实践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需要我们回到初中生成长规律的原点进行有效的调校,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
在教育实践情境中遵循规律,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基于”和“超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界线,即在自然本性与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合适”或者“适合”的发展和教育路径。需要明确的是,自然本性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撼动和变异的,只能符合和顺应;而“社会需要”和“文化选择”则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是教育施加于自然本性中的可塑的、有弹性的、可选择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回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的最基本的规律上去,思考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效用的范围和界线,从而深刻意识到教育促进发展的可能性和有限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从遵循教育规律走向坚守教育理想
初中教育的特质在哪里,是什么?我们总是希望抽象和概括出几个字或几句话。如果一定要说一句话,笔者以为最好的概括就是:“初中教育的特质就在教育规律显现中”。用现象学的表达,在遵循教育规律过程中初中教育的特质就“显现”、“闪耀”和“绽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遵循教育规律和回归教育本质是高度同一的。遵循规律从时间的维度表述,是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的统一。因而,初中教育回归本质的路径可概括为: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坚守教育理想。这是认识过去、批判现实、走向未来的重要通道。
第一,遵循教育规律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原始规定”。遵循教育规律是办教育、办学校的基本要求和“原始规定”,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各行各业的行业特征和专业规范,更是保证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内在的、本体的力量。遵循教育规律要求我们以“学生成长规律”为“原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近点”,以“学校治理规律”为“远点”,不断回到学生成长规律的原点去“调校”教育教学规律的运行和显现,不断地回到教育教学规律的“近点”去调校学校治理规律的运行和显现。可以这么说,初中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没有跟上流行时尚,不是没有跟上改革节奏和步伐,不是缺少理念和口号,而是缺少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因而,回归初中教育的本质,首先要求初中教育回到教育本身的规定性上,倾听教育规律的内在声音,而不是被纷繁、喧嚣、华丽、流行的声音和口号所干扰,最终忘却教育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把握时代特征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当下”体现。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基本要求,就必须把握教育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就是普遍的教育规律在“当下”的体现。因此,遵循教育规律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回到过去、回到历史,而是在“当下”的现实中研究包含着原点的轨迹,包含着过去的现在以及包含着历史的现实。从学生成长规律的角度看,有关研究已经证实了12-16 岁是学生性成熟的关键年龄,但在后工业化社会,学生性成熟的年龄在不断下降;研究已经证实了12-16 岁是“同一性涣散”的时期,但“同一性涣散”的表现却因技术和网络的出现而完全不同于过去。从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来看,今天的时代特征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因此“以学定教”成为“因材施教”这一基本规律的重要扩展和深化。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公平和均衡是时代的呼声,因此教育质量的概念必然是一种公平的质量,而非少数人的质量。对初中教育而言,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把握教育的时代特点,才能够真正回到教育本质。
第三,坚守教育理想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未来选择。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表现了“实事”,而且表明了“实情”,不仅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的“现实性”,而且要求寻找现实中的积极“可能性”。教育规律的真理性和客观性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教育理想的伦理性和价值性,就体现了坚守理想、追求理想、表现理想的教育本体性。从这种意义上看,遵循规律与坚守理想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的同一性的两面。在遵循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在坚守教育的理想和价值中,当下和现实的教育才能真正向未来开启,才能真正走向未来。我们需要追问:初中教育敢于追求素质教育的理想,把教育教学准确定位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合格公民吗?敢于坚守学生身心健康应是第一位的教育和发展需求吗?能够持之以恒地从兴趣、习惯、态度的培养中建构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养吗?初中教育的问题,不是太理想化了,而是太现实、太功利、太眼前化了。初中教育不是没有理想,而是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需要有人坚守和追求理想;初中教育不是没有未来,而是是否愿意在坚守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开启新的未来。
说到底,初中教育回归本质需要从“原点”出发,经过“近点”走向“远点”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