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告别优美文章

文章 2019-07-13 03:00:48 1个回答   ()人看过

《鲁迅:最后的告别》

1936年10月22日,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说到鲁迅的葬礼,他说:“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可以说,弄清鲁迅去世及下葬的四日里的事实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

最近,看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的孔海珠的《鲁迅:最后的告别》一书,正为我们呈现,或者说努力还原出七十五年前鲁迅葬礼的现场。1936年,鲁迅病危及去世后发生的一切——病重、病危、病逝、发丧、奔丧、治丧、祭灵、守灵,启灵、送葬、下葬、葬后——都如同胶片一样一帧帧地展映在眼前。这其间人们的震惊、悲哀、沉默、郁闷、迷茫、无助,以至失魂落魄也都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在这本书中,回忆性材料、珍藏的图像、亲历者的采访共同参与了当年鲁迅葬礼的现场呈现。回忆性的文字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幸运的是,各类报刊杂志上刊载的回忆性文字可谓满谷满坑,然而,要知道,材料的丰富,并不等于事实的清晰,也不等于现场的再现,作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搜罗、剪裁、考订、布局和著述。对此,我们不必详论。

然而,作者不光依赖我们一般人必须依赖的庞杂的回忆文字,她还祭出了家中珍藏的鲁迅葬礼图册这一“秘密武器”。作者的父亲孔另境担任当年鲁迅葬仪的“干事”,他珍藏有一本“鲁迅葬仪照相册”,其中收录了鲁迅丧仪全过程的珍贵照相。这些珍藏的照片一方面为我们澄清了诸多事实。另一方面为我们直观地、形象地展示了鲁迅葬仪的情形。

这些照片有助于澄清事实。这里且举一例。10月22日下午,在启灵祭后,青年作家们要将鲁迅的灵柩抬出礼堂,然而,这精心安排的抬棺人究竟是谁?共有几个?位置如何排列?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在这时,作者说,“有一个绝对准确的名单,那就是现场照片”,作为史料的照片价值立显。从照片上看,抬棺者共十二人,左六右六,前后各一外籍办事员引导、协助。可是这些人到底是谁,位置如何,还需辨认,幸作者在文化界人脉广泛,交往深厚,遂分别请靳以的女儿南南指认,周文女儿周七康指认,曹白指认,黄源指认,尤其是黄源的指认很重要,黄源个小,排在巴金、胡风之间,倘非他亲自指认,外人很难认出。正是得益于图片和采访,作者考出鲁迅丧仪中十二位抬棺青年作家的位置和名字。

这些照片有助于呈现现场。正是有了这些照片,寓所的接灵、灵堂的布置、群众的吊唁、送葬的队伍和墓地的演说……都能直观形象地为我们所感知。试想,如果没有灵堂的内景照片,只用诸如有五角红星的轭形鲜花拱门、花圈、挽联、遗照、稿本……这样的笔墨和口舌,我们大概未必能对灵堂的布置有所印象,然而,只要一张照片在手,就能一目了然,“一切都在不言中”,这便是图像的力量。正是凭借这一张张雪藏了将尽七十余年的珍贵图像,我们才能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悲伤、庄严、肃穆和哀荣。

除过文字、图像之外,作者还利用了她那得天独厚的文化人脉,对当年参加鲁迅葬仪的诸多当事人(诸如贾植芳、夏征农、周海婴、陈鲤庭、曹白、孟波等)进行采访。作者的父亲孔另境先生当年就担任鲁迅葬仪的“干事”,本身就是鲁迅葬仪的重要亲历者,我们甚至会疑问,倘没有鲁迅与孔另境当年的交往,没有孔另境在鲁迅葬礼上的参与,今天孔另境的女儿还会有写一本专论鲁迅葬礼的书吗?

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新鲜的史料。比如,2001年,黄源对作者讲了如何用汽车将本没通知的萧军带去奔丧的情形。2003年,周黎庵告诉作者他通知唐弢鲁迅逝世时的情形。2004年,孟波对作者讲了当时创作挽歌和印制歌谱传单的情况。2004年,曹白告诉作者他曾在10月20日写过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正是这些深切的回忆、珍藏的照片、珍贵的采访,为我们呈现出了鲁迅逝世以至下葬这揪心的四天(10月19日—22日)里一张张悲凄的面容,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幕幕永远的镜头。

曾担任鲁迅葬仪“干事”的孔另境先生,在家保存着的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书橱里,珍藏着一册鲁迅葬仪全过程相册,今天,当年“干事”的长女孔海珠,据此图册,写出一本聚焦鲁迅丧仪全过程的著作,这其中的“鲁迅缘”可谓是既巧又深。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