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优秀教案设计

文章 2019-07-13 02:29:26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

养成教育训练点:

1. 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2. 培养学生积极的诵读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将课文插图制作成一幅大挂图,把“ 白云、小鸟、鱼儿、种子” 制作成小贴图,以备上课作“ 贴一贴” 找家游戏。

2、将儿歌制作成两幅投影片,将课后生字及笔顺规则制成投影片。

3. 录音带及游戏用配乐录音带。

4、生字卡片及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提示课题: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并板书课题(卡片),齐读课题。

2、 师边写边叫学生看

过渡: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

他们的家又分别在哪儿呢?让孩子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感情。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挂图,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看书)

3. 试读课文。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 )开火车读词语,相机强调读准音。

(3) 开火车分行读课文。

(4 )开火车分句读课文老师范读,听清停顿。

4. 老师范读。

5. 自己有感情地练读。

6. 指名学生读,其他小朋友倾听。

7. 同桌自由练习,要求展开想象,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8. 指名读。并让孩子演一演。

三、初读理解

1. 读了这么多遍,知道儿歌都写了谁的家呀?学生回答,出示词卡。

2. 说话练习:课文写了谁的家。

3. 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指名上黑板贴词卡。

4.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画。

5. 齐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先出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让孩子说说对祖国的情感。再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总结

五、指导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教学偏旁,认识新笔顺。

3. 看笔顺提示,书空。

4.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

5. 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 自读课文第一句,想一想:第一句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他们的家分别在哪儿?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2、讲读课文第一句,并结合贴图理解:

⑴ 出示组织讨论:白云的家哪儿呀?

谁上来给白云找找家?贴一贴

你怎么知道蓝天是白云的家?

谁来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指导朗读蓝天是白云的家。

⑵ 出示组织讨论:小鸟的家在哪儿呀?

你怎么知道的?

谁上来给小鸟找找家?

你能在课文的句子中读出来吗?

个别读,指导朗读树林是小鸟的家。

出示词卡: 树林( 看挂图) 瞧,这是一棵树,许许多多树在一起就叫“ 树林” 。树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

练习说话:树林是的家。所以说,树林是(所有动物)的家。

⑶ 出示组织讨论:鱼儿的家在哪儿呀?

谁给鱼儿来找找家?鱼儿离不开水。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吗?

师小结:瞧,河水清清的,小鱼儿在水里游,多快乐呀!小河是鱼儿的家。小朋友可记住了,可千万别往小河里扔脏东西,不然小鱼就会生病的。

⑷ 出示“ 豆种”

组织讨论:种子的家又在哪儿呢? 出示词卡:泥土

你怎么知道种子的家在泥土里?(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师小结:(种子在土里吸收了好多好多营养,长得真快,没久就生根发芽了。所以说“ 泥土是种子的家” 。)

⑸ 老师请四个小朋友分别读一读第一句话,再齐读。

3、个别读第二句。

⑴ 出示画满鲜花的中国地图投影,问这是什么?

(2)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这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的地方。我们称它为:祖 国

(3)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中国)

(4) 看了这幅图,你觉得我们的祖国像什么?再把句子读一读。

huā duǒ

(5) 出示词卡:花 朵

(6) 想一想,“ 我们” 是谁?

小朋友就像花朵一样,在祖国大花园里幸福成长。

(7) 指导个别读,齐读第二句。

4、配乐齐读儿歌。

5、尝试背诵。

三、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课后生字每个字写三遍,带拼音,并组两个词。

教后记: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通过对比,体现出家的重要性。诗的左后两句是重点,通过前面对家的重要意义的阐述,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祖国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多重要。由于诗句通俗易懂,因此我在课堂上就要求孩子们把诗背下来,效果不错。同时,这一课的生字也比较少而且简单,只用了一课时。因此两个课时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