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钠晶体中硫酸钠含量的测定》评课稿
今 天听了卞老师《亚硫酸钠晶体中硫酸钠含量的测定》的这节课,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主要特点我认为是:自主 探究合作 互动。整堂课犹如一道小鲜,让人慢慢品尝,细细回味,余味幽香。体会下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 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卞老师以学生的前置作业为载体,提出问题:亚硫酸钠晶体中硫酸钠含量的测定?猜想以下用什么方法加以测定?然后让学生评价典型作业,师生共同完成对典型作业的点评。在作业陈述和评价上,卞老师没有泛泛地讲,而是让学生本人来讲自己来述说,在自述中学生本人和学生共同完成前期设计中的不足,完善方案。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卞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完善,实验过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由学生完成。这种大胆“放权“给学生,老师只参引导和释疑的做法,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本节课老师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只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使得学生的探讨智慧的火法频现,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通过这种相互合作,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