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致志》的教学反思
主体性教育观认为,学生是一个自在的当然主体,外在的教育影响必须通过自我的“选择——内化——外化”才能成为其知识、观念、才能、品德。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综合上述观点,要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则应把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作为主旋律,要善于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注重主体参与的全员性和全程性,还应注重主体参与的全面性与深入性。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真正享有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的权利。这种自主选择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方式的确立,让他们充分地自读、思索、体验、感悟,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质疑问难、自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发现、组织、管理知识,探索获取信息的渠道,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走出课堂,带着自主研读、获取信息的方法走向课外,让学习从课堂这一教育主体区域延伸开去,使儿童活动空间的每一个区域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把学习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科学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并不断习得,学生才会积极有效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才能不但想学、乐学,而且勤学,会学。
学习《专心致志》时,有个孩子提出一个大家都不解的问题:“这就是玛利亚对付嘈杂声音的‘防御工事’”一句中,“防御工事”是什么意思?
我先引导孩子说说准备运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它的,有的孩子说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有的说,有的孩子说多读几遍,有的孩子愁眉紧锁,准备请其他同学帮自己解疑。基本分成两拨——读和查,分头行动。读了相关的句子,我引导孩子联系上文,先理解“这就是她对付嘈杂声音的‘防御工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读,孩子马上理解“堵住耳朵”就是她抵挡干扰的方法。读中对该词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的同学也有了结果,他们补充道:“这个防御工事不是用来防备真的侵略的,而是防备‘嘈杂的声音’的。难怪上面有个双引号”。
新的问题又萌生了,有个孩子问:为什么她“只要过一会儿,这种‘防御工事’就用不着了”呢?此时孩子们已经能效仿刚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行读懂并帮同学释疑了。还从文中“引经据典”,“因为她读书非常专心,已经听不见屋里的声音了。” 有的说“因为她看入迷了,忘记自己在哪里了”,有的说“因为她专心致志地看,也感觉不到旁边的吵闹和那些打扰她的人了”,听到她的表达,我也忍不住要教给她一个词语:旁若无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