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3 01:23:50 1个回答   ()人看过

主题产生: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憧憬的2005年。元旦放假回来,幼儿就吵着说“天气怎么这么冷啊?”“前两天下雪了,白花花的一片,像棉花一样的!”“不对,是像地毯一样的!”“元旦放假的时候我都去看雪了,很好玩的!”“小动物也是过冬天的,他们怎么过啊?”“说不定他们会冻死的”“动物不会冻死的!”……在幼儿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寒冷的冬天伴随着节日的气息来到了。倾听着幼儿丰富的讨论内容,无论是节日的开心、新年到来又长大一岁的喜悦,还是对冬天天气变化的兴奋,对动物怎样过冬天的关心,都体现了大班幼儿对事物积极细致观察、讨论,能够大胆发表意见的年龄特征。因此,我们创设了寒冷的冬天这一主题活动,旨在满足幼儿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渴望探索的同时,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主题活动网络图

环境创设:

1、教室环境布置

窗面:

教师创设:布置银色节日彩带,使教室充满银装素裹的感觉,引发并保留幼对雪

的兴趣。

幼儿创设:1)剪窗花,将种类各异的窗花贴在窗面上,增添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及自信。

2)幼儿自画雪娃娃,悬挂在教室,增添季节气息,同时也增强幼儿自身的满足感。

墙面:

共同创设:分工合作,制作节日墙面,自选彩带悬在空中,自带气球集体布置,

突出新年新气象,并体现共同制作的协作成功感。

2、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A、节日彩带

B、“寒冷的冬天”安全教育图片

C、动物过冬的小资料

家园共育

1、从“快乐的圣诞节”到“新年来到了”节日的创设都离不开家长的力量,他们帮助幼儿选择能够体现节日氛围的饰物,包括气球、彩带、彩喷、圣诞树、圣诞小礼物等等,通过家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热情。

2、在“欢欢喜喜迎新年”这一活动环节中,帮助幼儿收集新年小礼物,开展互赠活动,在充分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增进幼儿间的感情。

3、在“庆祝会”小环节中,和幼儿共同选择新年小食品,在幼儿间分享节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认识了更多的食品,丰富了知识。

4、“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中,和家长共同营造节日气氛,并在活动中增进幼儿与家长间、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更好的创设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5、在动物过冬的环节中,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制成小小资料库。家园共育,同时也丰富了老师和家长的知识。

主题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一欢欢喜喜迎新年

一、设计思路:

随着第一场大雪的悄然落下,我们告别了2004年,迎来了充满新意与希望的2005年。幼儿都在新年前为他们的好朋友准备了小礼物,很想送给好朋友以共同分享新年的喜悦,借着幼儿对新年的热忱,我设计了本次以音乐游戏为线索的《欢欢喜喜迎新年》活动,希望在创设新年的情境中为幼儿实现他们与朋友分享喜悦愿望,并丰富一些相关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在新年的气氛中,与同伴互赠礼物、体验分享新年的喜悦之情。

2、在音乐游戏中,尝试创编动作,并敢于大胆表现。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情境中与同伴互赠礼物、分享新年的喜悦之情。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在音乐中大胆创编动作的表现欲望。

四、材料及环境创设:

师生共建:教室的新年环境布置,音乐背

景录音。

教师准备:电子琴。

幼儿准备:送给好朋友的新年小礼物。

五、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动作提升]——[表达表现]——[情感交流]

六、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1、今年是什么年?你们过新年开心吗?为什么?

2、那么,我们开心的来唱唱《铃儿响叮当》,看看我们能不能把开心

的感觉用声音让别人知道。(提示幼儿嘴巴圆圆、声音轻)。

二)动作提升:

1、滴——滴……碰碰车听到我们快乐的歌声也来了,你们开过碰碰车吗?碰碰车长得什么样?

2、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做碰碰车,那么,我们要怎么开呢?我们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碰?怎样碰?

3、我们来请小朋友开碰碰车,下面的小观众选选看,你觉得谁的碰碰车开得最好,你最喜欢,为什么?

三)表达表现:

1、碰碰车开呀开,开到了大街上,他说:“过新年了,我要回家去拿小礼物送给我的好朋友,也要祝他新年快乐”。你们要不要去?

2、(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分批拿礼物),等红灯的碰碰车,帮助拿礼物的小朋友唱歌。

四)情感交流:

现在,就把你们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吧,别忘了,送礼物的时候要用美丽的动作,还要说一句好听的、祝福的话。

七、各环节渗透

在活动中,以音乐活动为主要手段,渗透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 活动二看图讲述《雪人不见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体验自我探索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按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幼儿的想象思维与语言的结合。

三、活动准备:

图片《雪人不见了》

四、设计思路:

前两天,下了两场大雪,幼儿对雪产生了极度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描述雪花的样子,落在身上的感觉等等,并且乐此不疲,借此机会,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雪这一自然现象的同时,激发幼儿自由探索的乐趣,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讨论讲述]——[活动总结]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雪吗?为什么?那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图片中的小动物也喜欢堆雪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堆的?

二)讨论讲述

1、出示三幅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图片大意。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

A、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B、天气有什么变化?小猴小熊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小猴和小熊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请幼儿尝试完整讲述,注意语言的恰当,简练。

4、幼儿间互相讲述。

三)活动总结:

1、今天小朋友讲的都很好,自己编了一个雪人的故事,真棒。

2、以后我们有机会也一起来堆雪人,好吗?

七、各环节渗透:

本次活动主要是一次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描述、小结、总结来自己编创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激发幼儿对冬天的探索欲望。

活动三:分享会

一、设计思路: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班孩子喜欢带吃的东西与同伴一起分享的热情仍未消减,在多次分享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其中隐含着数的内容——等分。“如何将数活动的内容非常确切的融入主题中”是我一直深

思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分享活动中突然让我产生了一些灵感——将等分的内容融入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分享活动中,在这样的生活情景中帮助幼儿积累等分的经验肯定比以往传教式的数活动更能让幼儿所接受,而且等分也是大班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的数学活动内容之一,考虑到以上两个因素,所以我设计了此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喜欢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的愿望,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积累等分的经验。

二、各环节渗透:

本次活动渗透了语言、数学、思维、合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活动目标:

1、喜欢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2、通过分享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积累幼儿等分的经验。

四、材料及环境创设:

活动前:

1、设置幼儿调查表例:姓名喜欢的食品;从中确定出可供等分的食品让幼儿收集并带来。

2、让幼儿熟悉并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时:

1、幼儿收集到的各种可等分的食品,如:火腿肠、小蛋糕(正方、长方、圆形)、豆腐干等。

2、老师准备:每组一瓶饮料、四个一次性茶杯。

3、每人一张彩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4、消毒过的毛巾及放包装纸的垃圾桶。

5、等分用的餐刀、一次性桌布。

6、根据幼儿的自带食品内容分成四人一组。(尽量使一组幼儿的食品内容不重复)

五、活动流程:

情境感知——实践操作——交流讨论——迁移运用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

1、今天你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要带***?

2、老师小结:原来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今天我们要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兴吗?

3、请你们观察自己一组有几个小朋友?怎样才能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吃到自己的东西?

4、分成的四份要怎样?

二、实践操作

1、提醒幼儿分之前要用消毒毛巾擦双手。

2、提醒幼儿将包装纸放入垃圾桶。

3、老师观察幼儿的等分方法。

三、交流讨论

1、你分了什么?分成了几份?这四份是怎么样的?

2、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叫什么?

3、谁也分了××,你是怎么分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