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二、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善于通过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古往今来,无数大师用智慧诠释生命,解读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沿着这位伟大的思想者的踪迹,去追寻生命,叩问生命。
二、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并在1968年10月17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日本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人们并不为拥有他的那些小说感到十二分的喜悦,人们更为喜悦的是那些小说为人们换得的耀眼的光环。因为日本人、世人都与我们一样,在许多的时间里,不是惋惜作家没有写出可以强壮文化的传世之作,而惋惜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人们需要这个奖。人们需要借诺贝尔奖树立一个文化神人。康成先生拿奖了,康成先生就自然而然成了神了——是日本的神,也是我们东方的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默读课文两遍,说说作者由花未眠引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感叹?
明确: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是有限的。是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二)找出表述此种感叹感受的段落(1—5段),把自己无法理解的语句划出来,与同学讨论、交流。
举例明确: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这与下文所说的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
作者深悟到,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极有限的,而自然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按理说,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的,只要人活着,就该毫无阻碍地享受它,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
②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第四段引述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明确: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四、自然美、艺术美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研究6—11段
艺术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我们便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现实生活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
总结:人有人言,花有花语,二者交流,也是一种缘分,它来自于心灵上的豁达与冲淡。川端康成对此深有感触,看到海棠花未眠,于是写下了一篇素雅恬静、韵味深长的小品文——《花未眠》。他向我们轻声诉说出一种哀伤之美,并一路领着我们寻找这哀伤的源头,终于发现到人类感慨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两相邂逅,电光石光之间,才产生一番动人的情怀。而在这片情的背后,也隐隐透出了沉沦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苦涩。
补:川端康成生平,着重他悲惨的经历、遭遇。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