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加法进位》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3 00:04:0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非常顺利,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很高,这让我很高兴。第三课时开始,按教学计划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在二(4)班,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

计算结果很快地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全对的不到四分之一。总结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很多孩子没有点进位点的习惯);不需要进位的却进位了;数位书写不对齐(比较少,原因是前两节课强调格式比较多);横式得数漏写。

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

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竖式一遍,以防抄错题;

从个位算起边说边算一遍;

最后,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

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第二课时的练习课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有错误的不到四分之一。

二(4)班的教学情况刚好相反。有了二(3)班的错误基础,因而在学生尝试解决例题“56-18”的反馈做法时,我将几种错误情况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错误后,总结了检查的三步骤。因而当堂的作业正确率很高,错误不到全班的四分之一。结果第二天的练习错误率极高,全班全对的只有4人,其他或多或少都有些错误,而错误的种类还是不外乎上面几种。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数学学习与生活一样需要经历与体验。学生自己经历了错误之后再去改正它,看起来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它留下的印象确是深刻的。而被告知的挫折和应对措施也许暂时是有效的,但在孩子的头脑中印象也许就不够深刻,久之就会淡化。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短文,大致是说有个老渔民,精通打鱼,积累了丰富的打鱼经验。他有三个儿子,也是渔民。可是无论老渔民如何倾囊相受,他的儿子们打鱼水平始终平平,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儿子们没有自己摸索鱼的习性、水、天气等捕鱼经验,少走了那段必不可少的弯路。而这弯路,正是一个渔民必不可少的素质经验提升之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