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教学设计三篇

文章 2019-07-12 22:53:41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望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设想: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部分学生能够唱这首词。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赏析与当堂创作相结合。 教学方法;品读法 即兴创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说“词”并入题。

二、解题并引导回忆白居易《忆江南》熟悉本词的词牌名。

三、作者及其词风介绍。

四、朗读感知

1、学生回忆朗读要求。

2、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4、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展示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问停顿和重读。

【停顿: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重音:"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多媒体显示)

5、学生点评学生的朗读,教师点拨,学生再读。

6、全班齐读。

四、合作探究:

1、这位风流才子笔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个女子)她在做什么?(在等待丈夫归来)她在什么地方等待?(望江楼)来这之前她有没有做些准备?(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梳洗罢)

2、学生读“梳洗罢”(作节奏指导),追问:从“梳洗罢”字中,你读出几层意思,如果将“罢”换成“了”行不行?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板书:希望)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望江楼了。 “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追问:你能不能把主人公这种满怀希望并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读出来。

3、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赋予一个女子“倚(望江)楼”的动作?用“处(望江)楼”“立(望江)楼” 行不行?

“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的“白苹洲”遥相呼应。 “倚” 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说明女子站立时间极长。

4、 “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了女子 在“盼望”,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吗? (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板书:失望) 。(“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追问:你能不能把主人公这种满怀希望并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读出来。

5、“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从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阳西下,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

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从修辞上分析:用拟人

从景物描写上分析:抓住“斜晖”“ 悠悠”。斜晖是夕阳,夕阳”意象 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师点头)生回答: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 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悠悠,长久,遥远;闲静或忧伤的样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6、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绪也更加强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

A: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白蘋洲”原是长着白蘋的水边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

B:理解“肠断”: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 现在白蘋花又开了,丈夫却仍远在天涯?怎能不伤心欲绝呢?这时女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肠断)

追问:你能不能把主人公这种肠断的心情读出来。

五、总结: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让我们配着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齐读一遍,背诵一遍。

六、即兴创作

1、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梳洗罢”三个字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课本211页这幅图给我们留下永恒的美。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拿起你那智慧的笔,给我们描摹主人公的容貌、衣着和梳洗过程,让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凸显;或者为我们写一段关于211页那幅图画的赏析。

选角度一的同学先看示例: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翻译: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我的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象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白嫩象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象含着红色宝石,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2、两位学生展示关于角度一、角度二的创作,学生、教师共同点评。

3、教师展示自己的创作(可以让学生点评)

角度一:江水还悠悠地泛着朦胧的月光,晓雾将歇。这位独处深闺的女子已坐在梳妆台前,桃木梳细细梳过及腰的长发,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从指间滑过,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只是没有人为她点上那一抹绛唇,无血色的脸上终有了颜色,挑上一件华服,细细抚平那褶皱,撑一把油纸伞向望江楼走去……

角度二:江水茫茫,一块孤零零的小洲在烟波浩淼的江面上飘荡着,如一株无根的浮萍无处归宿,小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却了青绿的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只离群的孤雁扑啦啦从青草中飞起,发出

一声悲鸣,是呼唤?还是哀叹?如血的残阳映照着江面,风夹带的晚露荡漾着,荡漾着,也一定漾进爱人湿漉漉的心……

七、对像主人公之类在等待的人讲几句安慰的语言。

学生说

老师想说的话:

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生命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人生中会有不尽的失败和挫折,请不要无奈和绝望,因为路还在,阳光还在,希望还在。

假如??

八、学生唱《望江南》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希望

教学反思:

一、 诗词教学的朗读不够,多样化、多层次的朗读缺乏。

二、 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自己入境而没有很好的带学

生入境。

三、 写作角度一,学生对古代女子了解较少,写作有难度。

四、 学生唱《望江南》需要勇气和音乐基础,教师没有示范。

五、 PPT不应过花哨。

六、 主次问题时间安排稍显不当。

七、 问题过渡不十分自然。 → 失望 → 断肠

篇二:《望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4、利用想象、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1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难点 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播名家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词作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比较教学法:通过相似流派和主题的合并阅读和比较阅读,体会词作中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听着《但愿人长久》这优美的歌声的时候,我们顿时感到,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如影随形,至今犹存耳畔。今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领略它“诗苑奇葩”的独特魅力。

二、品读《望江南》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朗读,自读,描述所想象到的画面。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4、品读文本,体会意境。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3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围绕词眼,暮春诉愁,品读《武陵春》

暂别这位翘首企盼的佳人,我们去拜访一下53岁的迟暮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了南度失国、中年丧夫的人生坎坷之后,这个春天她的笔下又会流露出怎样的文字呢?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朗读,自读,说说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如梦令》相比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2)、结合身世背景和词作来看,她的愁因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抓住细节“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写愁和运用新奇的比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愁: )

(3)、“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4)、词中词人除了直接抒发自己的愁绪以外,有没有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

(6)、是呀,种种感情之中愁情最是深长,也最是难言,那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愁绪的?

(7)、你还知道那些化虚为实,巧妙诉愁的诗词佳句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四、 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教学探讨与反思

篇三:《望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4、利用想象、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播名家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词作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比较教学法:通过相似流派和主题的合并阅读和比较阅读,体会词作中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望江南》《武陵春》;第二课时教学《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第三课时教学《破阵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向学生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作者的个人资料以便向学生介绍。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的个人资料,有感情的朗读本文中的诗词,标画出不理解地方,感受作品的意境。

【教学资源利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听着《但愿人长久》这优美的歌声的时候,我们顿时感到,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如影随形,至今犹存耳畔。今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领略它“诗苑奇葩”的独特魅力。

二、品读《望江南》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多媒体出示《望江南》,听名家朗读,跟着名家朗读,自读,描述所想象到的画面。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4、品读文本,体会意境。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围绕词眼,暮春诉愁,品读《武陵春》

暂别这位翘首企盼的佳人,我们去拜访一下53岁的迟暮才女李清照,在经历了南度失国、中年丧夫的人生坎坷之后,这个春天她的笔下又会流露出怎样的文字呢?

1、简介作者及背景

2、多媒体出示《武陵春》,听名家朗读,跟着名家朗读,自读,说说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如梦令》相比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2)、结合身世背景和词作来看,她的愁因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抓住细节“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写愁和运用新奇的比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愁: )

(3)、“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4)、词中词人除了直接抒发自己的愁绪以外,有没有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

(5)、是呀,种种感情之中愁情最是深长,也最是难言,那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愁绪的?

(6)、你还知道那些化虚为实,巧妙诉愁的诗词佳句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四、 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