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子春的人间向往的论文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着名短篇小说家,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尽管只有11年的创作时间,本文分析阐明芥川龙之介对原作的现代派解释,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试论杜子春的人间向往。
芥川龙之介留下140多篇小说傲立日本文坛。芥川的小说题材新奇,构思巧妙,在日本文学中别具一格。芥川龙之介的童话《杜子春》于大正九年七月发表在铃木三重吉主编的儿童杂志《红鸟》上。这篇以中国唐代的传奇故事《杜子春传》为原型的作品后被收入过学校的教课书,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
一、所谓“有人情味的正直的生活”
杜子春前后二次得助于仙人的帮助体验了人世间的奢华与薄情之后想脱离人世成仙,然而终因感动于母亲无偿的爱而破戒,到底无法成仙而回到人间。这时,杜子春说:“何になっても、人间らしい正直な暮らしをするつもりです。”关于这句话,渡部芳纪认为是一种“摆脱逃离人世的情结,在爱的沐浴下,过一种虽平凡但有人情味的生活。”大琢繁树解释为“平凡自由的幸福生活”。诚然,以上论述各见其妙,但笔者认为除此以外似乎作者所指还另有深意。那么,让我们整理一下杜子春最后产生这种想法的思维变更过程。
站在繁华无比的洛阳西门下,曾是富家子弟的杜子春无计可施,父辈的财产终于被他挥霍殆尽不得不忍受贫困。正当他贫困交加、想自杀时,仙人出现,二次送给他无法计量的黄金,于是杜子春二次过上奢侈的生活。也就是说,杜子春在洛阳的生活只是奢华和贫穷的反复,于这一反复中杜子春厌倦了薄情的人生,产生了逃脱的人间的想法。世间的薄情在由富豪转为贫穷时尤为感受深刻。正如杜子春所言:“并不是已厌倦奢华。”如果他永远是富翁,就不可能体会到人间的薄情。由此,他就不会产生出逃脱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许会认为世间的奉承与附合都是发自真心的,人生是幸福的。由此看来,可以说杜子春追求的是具有相当特点的永远性。
此后,想成为仙人的杜子春在峨眉山接受了仙人的一连串的考验。最终觉醒于母爱,放弃了没有人情味的仙人世界,重新回到有爱的人间。杜子春追求的是充满爱的世界,这一论点为无数人所论证,这里就不再重复。
文章的结尾,仙人送给杜子春一座在泰山脚下、被桃花环绕并有耕田的房子。关于这一部分,越智良二认为:“在远离人群的泰山脚下,可以想像是桃源乡的这种生活,与其说‘具有实在的人情味,不如说又似仙人的生活’。”的确,杜子春没有回到虽然物质繁华却人情淡薄的洛阳,也没有选择没有人情味的仙人世界,而是选择了仍然留在凡尘的现世之中。
在这里,引人深思的是仙人所送的那个“家”带有耕田。这一独具匠心的奇思妙想将读者带入了远离人世浮华的桃花源,也充分体现了芥川的良苦用心——经历了豪华与贫困的杜子春从未自食其力地劳动过,在他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并不了解人世间还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这样的杜子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仙人也许在向他暗示一个道理:想得到永远的幸福,依赖他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靠自身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杜子春追求的“人间らしい正直な暮らし”是平凡、温暖的物质与精神都丰富的世界,并且想得到这样的幸福,只能靠自己的力量。
二、是仙人还是凡人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作品中登场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仙人。一般说来,世俗定义中的仙人应该是风采斐然,行踪无定,万事万能且无喜无忧的。作品中的“仙人”行为是神秘的,经常来无影去无踪,可以乘云驾雾,一日之间游遍三山五岳。而且,能用仙术察知杜子春的思想,两次使杜子春成为天下首富,并用幻术对他施以考验,如此说来“仙人”的确是无所不能的人。
但是,作品中对其外观的描写又让人大为惊讶——“斜着一只眼睛的老头”,别说有仙人风度,就是比之普通人也鄙俗得很。
如果说“仙人”无所不能,却又为何要以如此不堪面目示人呢?是“仙人”要以此面目试验人的本心,还是说“仙人”本就来自凡俗?“斜着一只眼睛的老头”又不免让我们很自然的联想起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位神仙——八仙中的“铁拐李”,其貌不扬的“铁拐李”正是凡俗成仙的代表人物。可见,芥川看似闲来之笔的描述背后隐含着他深沉的思考和精心的架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他以自己精湛的中短篇小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试论杜子春的人间向往。
相关推荐:
试论雪国中镜子的翻译论文
试论扁镇的秘密的叙事论文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