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本质乃惰性美文摘抄
比尔·盖茨给年轻人提出过11条忠告。盖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非常乏味的有钱人。他的乏味其实就是骨子里的现实主义,他有自己的逻辑。
盖茨的第一条忠告是,世界充满着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变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他还有一条忠告: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己的自尊,因为尊严来自实力。
盖茨的第一句话很值得玩味,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千万不要整天去抱怨它,而要去适应它。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不公平、不公正、谁不遵守规则,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不公正的。而且,当人的念头总被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所纠缠的时候,他的状态就会非常糟糕。
一个人心有不平,他就会抱怨、评判,就会以一个完美的准则来评判周围的事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意识雷达”。“意识雷达”里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念头,就往往什么都不做,他并没有努力去改变现状,而只是在抱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把抱怨当成改变现实的一种手段。
在生活中有些人就是这样,一见面就开始抱怨,老板、同事、配偶甚至天气都是他抱怨的对象,但他从没想过怎么去改变这种境遇。一个月之后再见面,他又在抱怨类似的东西。所谓抱怨,就是对当下现实的不接受和抵触,不愿意直面现实,不愿意想积极的办法去改变它。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也可以说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惰性。通过发泄不满、找到不公平,为自己的不努力、不作为寻找各种借口和托词———这事儿怨不得我。怨谁呢?怨别人。
批评家和评论家往往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影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导演挣的钱多,股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基金经理挣的多。因为在这些领域里,前者不如后者对社会的贡献大。有一篇文章《如何面对公司里的批评家》说,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埋葬的诸多英国历史名人中,没有一个是评论家。
一个人如果处于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就会产生非议或对周围的一切指指点点。一个单位内如果有很多人在非议别人,那只能说明这个公司冗员太多。如果一个公司忙到人手永远都不够,哪有时间去抱怨别人,去指责生活不公平?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个闲人,起码在这个阶段比较闲,这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