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手郝歌在北京的励志人物故事

文章 2019-07-12 20:21:49 1个回答   ()人看过

郝歌,活跃在中国歌坛的非洲黑人歌手。他的歌声浑厚、嘹亮、充满动感,深受中国歌迷喜爱。

他在中国唱歌9年,深深地爱上了中文歌曲,爱上了美丽的中国。他有一个心愿,要把中文歌曲唱响全世界……

初到北京,最感谢“大大大朋友”刘欢

2012年3月10日夜21时,郝歌正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央视三套音乐节目《歌声嘹亮》。录制间歇,笔者采访了郝歌。

活泼的郝歌坐在笔者面前,满脸都是笑,洁白的牙齿在黝黑的脸上显得格外醒目。谈到能有今天的成就,郝歌说他最感谢的人就是刘欢。在他心中,刘欢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大大朋友刘欢”,另一个是“老刘”。

“大大大朋友刘欢”表达了郝歌对刘欢的尊重,而“老刘”则表达了郝歌对刘欢的情谊,他内心深处对这个中国大哥充满了感激。有了刘欢及其华艺星坊音乐工作室的推动,郝歌才得以成名,在中国的演艺之路越走越好。

1978年3月2日,郝歌出生在西部非洲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郊区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教师,母亲是护士。郝歌是家里的老大,下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同几乎所有非洲人一样,郝歌从小就非常喜爱音乐,能歌善舞,5岁时就是教堂唱诗班里的一员。非洲家长制比较严重,孩子的成长之路大多是由父亲来决定,因此酷爱音乐厅的郝歌在父亲的安排下学了数学。1999年,21岁的郝歌从利比里亚的大学之一蒙罗维亚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后,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

在父亲眼里,郝歌的这份工作既体面,挣钱又多,每月可以拿到折合人民币3000多元的工资,是父亲工资的两倍还多。可是郝歌却不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工作“顶嘴得要死”,仅仅半年后,郝歌就辞去工程师工作,和5个酷爱音乐的朋友组成一个乐队,去世界各地演出去了。

郝歌和朋友去了荷兰、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有过短暂的风光,但更多的是身处异地他乡的艰难,最后,他们回到了利比里亚。乐队赚不到钱,为了生活,乐队不得不解散。其他4个伙伴寻求其他的发展去了。只有郝歌坚持做音乐。父亲十分生气,因为非洲人人能歌善舞,做音乐的看不到前途。为此,父子俩见面就大吵,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

就在郝歌歌唱事业陷入低谷时,有一次,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请郝歌去演出,郝歌的演唱才能被中国大使馆的人发现了。2003年10月,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的一个工作人员要回国,这个家住郑州的工作人员家里开了一个酒吧,想请郝歌去做驻唱歌手。就这样,郝歌跟随他来到了郑州。

在郑州,郝歌除了在这家酒吧驻唱外,还到郑州宾馆、国际饭店等场所唱歌、做音乐。但仅仅坚持了半年,郝歌就郁闷了,因为郑州的音乐氛围不是很浓,他感觉自己得不到尽情的发挥。于是,郝歌萌生了回国的想法。回国之前,郝歌想去北京看看,也不枉来中国一趟,于是独自来到北京。

郝歌背着包,迈开两条长腿在北京三里屯各个酒吧间游走着,到处去听歌。一天,在一家酒吧里,郝歌看到一群年轻人在台上演奏爵士乐。那狂放奔腾的音乐,一下子击中了郝歌身体里的音乐细胞,没任何人邀请,郝歌跳上台,和那群年轻人狂舞在了一起。

郝歌终于在三里屯那家酒吧中找到了他想要的音乐,接下来,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在北京,拔尖的音乐人太多了,他可以学到很多,于是他决定留在北京寻求发展。

一天,郝歌在台上疯狂地歌舞一曲之后,在服务生的引领下,在一张靠边的小桌前见到了刘欢。

原来,刘欢是偶然来到这听歌的。他发现郝歌很有舞台表现力,歌也唱得很好,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就请他过来聊聊。郝歌在电视上见过刘欢,非常喜欢刘欢的歌,因此,一见到刘欢,就兴奋地和他握手,然后,又对着刘欢响响地打了5个响指。按照非洲人的礼节,响指打得越响越是表示对对方尊重。

那天,刘欢用流利的英文同郝歌聊了很多,了解了郝歌的经历和他的音乐理想。这个黑人小伙子对音乐的执著和努力让刘欢十分感动。

那天晚上离开酒吧后那天晚上离开酒吧后,刘欢就再也没来过,郝歌也没有太在意。郝歌不知道,其实刘欢已经安排了旗下经纪人罗伟密切关注郝歌的发展。有无数个欢歌劲舞之夜,郝歌在台上尽情地表演,罗伟则不声不响地坐在角落里从专业角度分析郝歌的唱功。

听了一段时间,罗伟觉得郝歌的演唱风格越来越鲜明,他的中文歌也唱得越来越好,于是,在刘欢的安排下,2005年12月,由罗伟出面请郝歌去央视参加星光大道。

郝歌热爱唱歌,但是不喜欢参加什么比赛,也不奢望自己能成名,因此,罗伟在和郝歌谈去星光大道唱歌时,只是说去玩玩,名次并不重要。郝歌想了想,觉得这是自己学习中文歌、融入中国的一个机会,于是答应了。郝歌这—“玩”,震惊了星光大道,一举斩获了星光大道第一个月的月冠军。

从星光大道下来,刘欢亲自打电话给郝歌,邀请他加入华艺星坊。直到这时,郝歌才知道,刘欢近三年来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他,这让他非常感动。

之后的每一场赛事,刘欢都亲自为郝歌选歌把关。选定了歌之后,英文非常流利的刘欢就将歌的内容、表达的思想和意境细细地讲给郝歌听。为了报答刘欢的帮助,郝歌对星光大道接下来的比赛更用心了。他认真地去理解每一首歌的含义,唱起歌来感情就更加真挚了,最终,郝歌斩获了2006年度星光大道亚军。紧接着,他走上了2007年中国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后来,又为刘欢演唱会做助演。这个来自西部非洲利比里皿的黑人歌手,就这样一下子红遍了中国。

北京有点冷,内心很温暖

自从在星光大道一唱成名,又被华艺星坊签下后,郝歌觉得自己可以在中国站住脚了。于是,很想在中国生活的郝歌回到利比里亚,将妻子玛瑞和4岁的儿子萨米欧接到了中国,在北京朝阳区租了一套房子,一家人在北京住了下来。

本来担心离家太远,妻儿会不适应,看到玛瑞和儿子来到北京兴高采烈的样子,郝歌这才放了心。可是,北京和他们的家乡不一样的地方还是很多,首先是气候。利比里亚年平均

气温是25度,最高气温40度。因为是早春时节搬到北京来的,因此,在热带生活惯了的妻子和儿子一到北京,就被北京早春的冷风吹得缩起了脖子。即使是在有暖气的室内,玛瑞和萨米欧也常常冻得发抖。郝歌就买来电暖器,整天在屋里开着。一直到了夏天,他们才习惯了北京的气候。

还有就是北京交通很拥挤。与北京到处都是宽阔的马路相比,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最宽的街道就是双向四车道,因为车少,那里很少会堵车。说到堵车,郝歌孩子气地像被什么惊吓住了一样,抱住头,滑稽地做出一副要逃跑的样子:“太可怕了!”

虽然在北京生活有这些小小的不如意,但北京的好处在他们眼里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首先是郝歌在这里挣钱很多。郝歌在国内做工程师,每月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只有3000多元;而在中国,郝歌走红后,每场演出出场费都有数万元;靠唱歌能挣到这么多钱在利比里亚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北京的物质生活很丰富。走进市场,吃的用的花样繁多,应有尽有。最神奇的是无论吃大餐还是街边小吃,都是那么好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为了早日成为地道的北京人,郝歌就和玛瑞努力学做中国菜。现在,玛瑞已学会了用电烤锅做中式烤牛肉,用烤箱烤面包,也学会了做徽蛋炒饭,炒西红柿炒鸡蛋。郝歌也在努力改变自己,每顿都让自己多吃点。因为中国朋友十分好客,每次出席中国朋友的饭局,大家都热情地招呼郝歌多吃,郝歌可不愿意让中国朋友失望。

郝歌的中国朋友很多,有刘欢,老毕、郎朗、李玉刚、成方圆,还有2011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盲人女孩刘赛等。郝歌通过这些中国朋友,学会了中国的剪纸技术,剪出的人物、花鸟虫鱼惟妙惟肖;郝歌还拜京剧名家裘盛戎的女儿裘云为师学习京剧,他将京剧理解为中国的说唱乐,一口字正腔圆的《铡美案》唱得人人惊讶叫好。

但是,郝歌最爱、唱得最多的还是刘欢的歌。像《千万次地问》、《离不开你》、《怀念战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刘欢演唱的经典歌曲都是他十分喜爱的。他还将刘欢1987年演唱的《我离不开你》,进行了改编,将里面的和声部分演绎得很美。郝歌特地将改编后的歌先唱给刘欢听,看着刘欢露出满意的微笑、赞赏的眼神,郝歌心里“美得不行”。

这些在北京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让郝歌觉得很温暖,很幸福。

但郝歌也有些小遗憾。郝歌擅长的乐器是键盘和鼓,在利比里亚老家,郝歌一家人经常在傍晚时分,在空旷的草地上纵情歌舞。郝歌弹琴敲鼓、引吭高歌,妻子玛瑞带着儿子萨米欧欢快地舞蹈,一直歌舞到太阳下山了,路灯亮起来,他们才会回家。那样尽情的歌舞真的让人感觉痛快淋漓。

可是,在北京却不行。北京人太多了,一家人出去歌舞,总是会被人围观。有一次郝歌实在忍不住了,就带着玛瑞和萨米欧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公园,一家人在那里欢快地又唱又跳。很快,郝歌就被围观的入认出来了,一曲终了,许多人涌上来,纷纷请郝歌签名留念。

郝歌不喜欢当名人,觉得自己一旦成了名就没有自由的生活了。因此,郝歌匆匆地给几个人签名后,便带着玛瑞和萨米欧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家。那以后,他们就很少出去纵情歌舞了。

走在北京的街头,郝歌有时也会被人认出。多数情况下,他会装傻。当有人兴奋地跑过来,左看右看,大叫着“郝歌”时,他会瞪大眼睛,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摊开手,对人家说:“你喊什么?郝歌?谁在唱好歌?哪里有郝歌?”郝歌这一招很有效,围观的人以为认错了人,就会慢慢散开。

因为不承认自己是郝歌,郝歌还深深地伤害了儿子萨米欧。2011年教师节,萨米欧的学校搞教师节演唱会,知道萨米欧的父亲是郝歌,班主任老师就跟校长自告奋勇地说看能不能请郝歌来献唱。因为是班主任老师求自己,萨米欧满口答应。可回家跟郝歌一说,郝歌说什么也不同意露面。萨米欧急得哭了起来,郝歌没办法,只好答应萨米欧去应付一下,但不是以郝歌身份出现,只是说自己长得像郝歌。

郝歌坐在演唱会的贵宾席上,轮到他上场演唱了,他一脸无辜,说自己不会唱,自己不是郝歌,只是长得像而已,最后,他有意将一首歌唱得走调了。

萨米欧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丢了脸,气环了,回到家后骑到郝歌身上,对着郝歌又哭又打。郝歌却哈哈大笑:“萨米欧,你该感谢我才对呢,你爸爸不是郝歌,以后就不会有人再问这问那了,你自由了。自由最重要!”

美丽心愿:拥有一座自己的四合院

在利比里亚生活时,郝歌的钱挣来了就花,花完了再挣,从来没有存钱的想法。可是,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学着攒钱了。每次演出拿到出场费,他都把钱交给玛瑞,让她将钱存进卡里。

郝歌也从他那些中国朋友身上学会了顾家。日常没有大花销的他,把攒下的许多钱都汇给了父母和弟弟妹妹。利比里亚物资较匮乏,每次回国,郝歌都会带许多东西,大到冰箱彩电,小到铅笔、橡皮、本子。每次他回国,都能给亲人带来无限欢乐,等于是在家里开了一场中国生活用品派送会。

这些年来,郝歌也给家里花过两次大钱。一次是2009年11月,他拿出十多万元人民币给母亲买了一辆小轿车。母亲每周都要去三四公里外山上的朋友家聚会,每去一次,母亲都是早早起来,一步一步走着去,十分辛苦。一天早晨,他陪母亲去明友家.一路走过去,年迈的母亲步履艰难,气喘吁吁,他真真切切地感到母亲老了。那天回来,郝歌就和父母商量,想给母亲买一辆轿车,让父亲开着,送母亲去朋友家。

父母当然高兴。就这样,郝歌去了蒙罗维亚,开回来一辆白色小轿车。父母坐进了轿车,弟弟妹妹的孩子们也爬进了轿车。白色的轿车在绿草丛中一路前行,大家欢笑着,唱着歌,那场景让郝歌久久难忘。

给母亲买车不久,郝歌又拿出近20万元,给父亲在家乡买了一块10亩的土地。郝歌决定等再攒了一些钱后,就回家帮父亲在这块地上盖上一幢漂亮的房子。剩下的地留给父亲耕种。父亲可以在那块地上种木薯、种玉米,也可以种花,还可以养鸡鸭牛羊。

对那块地上将要出现的房子,郝歌常常憧憬:父母站在建好的房子窗前,看着山坡下极具非洲特色的草原和枝叶稀疏的热带植物,享受着远处大海吹来的潮乎乎的风,郝歌心里就涌起强烈的幸福感。

但那只是郝歌想在非洲给父母建的房子。郝歌觉得在非洲自己的家乡给父母建一座大房子的愿望很容易实现,可在北京要想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就太难了。郝歌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北京有一座自己的四合院,不过,郝歌知道,那太贵了。

“我会努力唱歌,努力挣钱,四合院一定有一座是属于我的,属于玛瑞,属于萨米欧的!”郝歌咧开大嘴,牙齿白白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