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寻找幸运花瓣儿》教案
篇一:《寻找幸运花瓣儿》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说说自己对“幸运”的理解。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激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品读描写寻找花瓣的句子,体验这一过程,感悟其中收获的快乐。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激发学生珍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1、板书“寻找”,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都会寻找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花瓣”。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与别的花不同的花瓣,那就是“幸运花瓣”相机补充“幸运”。
3、齐读课题。指名说说“幸运”的意思?
二、追寻过程 体会情感
1、自由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几次寻找五瓣幸运花瓣。
2、小组合作,从三次寻找幸运瓣的语段中找出“我”寻找幸运瓣的语句,并用“——”划出来;找出“我”寻找幸运瓣时心情的语句,并用“~~~”划出来。
3、全班交流
三、 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乐此不疲”,(板书:快乐源于发现)“幸运”是什么呢?(板书:幸运是心灵感受)
3、通过寻找幸运花瓣儿,“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寻找幸运花瓣》教材解读
金波的作品,总是那么淡淡地叙说,一个故事,一点感悟,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眼光去看,似乎简单,却又意味深长。
这篇课文很有特色,首先,我注意到它的第二人称叙述方式,而且文章的开头很奇特:“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感觉这样的人称使用,让我对故事的主角有了一些猜想,是谁对谁说,这样的开头会预示着怎样的故事?读完课文,我还在猜想,是学生对老师说的吗?或者是同学对同学说的?也许是老师对学生说的?给阅读着一些空间去想象,使这篇文章有了更大的语言张力。
其次,文章以“我”的心情变化作为线索,希望而至失望,失望继而希望,希望而至惊喜,心情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起起落落,让一件平常事有了跌宕起伏之感,让读者也满含期待。直至终于寻到五瓣儿丁香,宛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欣喜不已。
再次,文章写了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略写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寻找,而详细描写了第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的经过。因为前两次寻找过程的衬托,铺垫,第三次寻找格外引人关注。为何不详写第一次寻找的过程呢?详略之间,让人感悟到“专心致志即能找到快乐。”文中的“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激发,是他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文中的“我”,充满希望、乐于发现、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更善于感悟生活。更让我们关注的是,作者的故事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感悟?我读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有些迷惘,如果说《寻找幸运花瓣》这篇课文是为了告诉大家:幸运是一种心灵感受,孕育希望,努力实现希望就是幸运,那么,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快乐。这快乐是源于一个发现吧?”似乎主题落脚到了“快乐”,写作者对快乐的感悟,即过程即快乐,专心即快乐,发现即快乐。那么“幸运”的感悟呢?不是寻找幸运花瓣吗?后来在网上一查,原来课文删掉了原文的两个自然段: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
当你心中萌发了一个希望的时候,于此同时,你又有了一种实现这一希望的力量,继而你终于把希望变成了现实。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我不明白编者为什么删掉这两段,而且把课后题设置为:你品尝过“发现”的快乐吗?快乐还源于什么?难道只想让学生理解到:幸运花瓣并不能带来幸运,但是能够带来快乐?快乐,源于发现?
我的理解是:“我”在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也感悟到了幸运即是萌发希望与实现希望。
另外,这篇课文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1.第一、四自然段中,两处有“你”说的话,却没有用引号,但是第十自然段同样引用“你”的话,却用了引号。
2.有两个自然段,为了突出,把冒号后面的语言另起一行,学生可能会认为是两个自然段。
3.课文中“四瓣儿”出现了六次,每出现一次代表了什么心情,课文为什么这样反复,值得探究。
4.找到五瓣儿丁香后,作者数花瓣应该怎么理解,此处用了顿号,表达了什么心情,可以探究。
5.这篇课文全是短句段,显得干净利落。
可以从“乐此不疲”入手,详读“第三次寻找”,体会“专心致志”。串上“希望”“坚持”“发现”,课应可成。
篇二:《寻找幸运花瓣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对“幸运”的理解。
3、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种花,其花筒细长如钉,花香浓郁,因而得名“丁香”。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丁香花有关文章,题目叫《寻找幸运花瓣儿》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快速地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刚才同学所提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我”先后共几次寻找幸运花瓣?
(2)最后找到了吗?你是从哪些段落读到的?
三、再读课文,划重点句段。阅读要求:
每次我是怎样去寻找幸运花瓣的?心情如何?请同学们画出相关的句段,体会我情感的变化。
四、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次我是怎找的?心情怎样?(板书:兴致勃勃,失望)
2、第二次我又是怎样找的?“我”起早贪黑两次寻找都没找到,此时心理会怎么想?理解“悻悻然”。(板书:悻悻然) 3、就在作者怀疑世上是否真有五瓣丁香,心中的希望就要动摇时,是什么萌发了我第三次去寻找的希望?此时我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于是又开始了第三次寻找。我怎样去找?
重点分析:片段一: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1)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寻找的多么专心致志啊!作者是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的?
(2)他还会怎样寻找?引导学生续说。
片段二: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1)这段话作者是从哪一方面进行描写的?
(2) 模仿文中的写法,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做某事,有什么情形可能没注意到?
__________, 我没___________。_________,我没________。我只是在__________。
五、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我找到了五瓣儿丁香,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2、理解“乐此不疲”,(板书:快乐源于发现)“幸运”是什么呢?(板书:幸运是心灵感受)
3、通过寻找幸运花瓣儿,“我”感悟到了什么?理解最后一段。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篇三: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寻找幸运花瓣儿》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寻找、发现中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的寻觅中感受快乐。
教学方法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特别相信某个或某些数字能给人带来幸运。如:某人的手机号是15888888888,车牌号是豫N51888,等等。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寻找幸运花瓣儿》,相信这种花瓣儿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幸运。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寻找幸运花瓣儿》。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易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
(3)学生在小组中读课文。
(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
(5)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写了一件怎么样的事?(课文讲述了原先作者只知道丁香花的花瓣只有四瓣,但在无意中发现了丁香花有五个花瓣的,他不相信,于是就到处找。终于找到了。她也明白了什么叫快乐和幸运。)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故事的?
(根据地点的变化来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文中的幸运花瓣而具体指得是什么?
(3)大家探讨:我是怎样寻找幸运花瓣的?
4.品读课文、重点感知
(1)课文主要围绕题目中的那个词来写的?(寻找)
(2)同学们通过预习,大家了解到围绕着这个“寻找”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3)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在自学之前,老师出示要求: (将课文快速浏览一遍。)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