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综合鉴赏

文章 2019-07-12 19:53:27 1个回答   ()人看过

1.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全书描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运用夸张、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小说在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其思想性格。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描写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小说擅长描述战争。全书描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精彩。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变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小说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三国演义》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到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

形象分析

司马懿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绷僦胀泄拢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的“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表面的浮华最终抵不过司马懿的轻轻一击。人常说“乱世出英雄”,天下大乱,社会不按常规运转,机会就出乎意料地来了。司马懿在当时就是乱世中的一位英雄,被名士杨俊誉为“非常之器”。对司马懿来说,开始运气不怎么好,因为他恰好遇上曹操这个一代枭雄,只好老老实实在曹操手下做事。可是时机一到,他的全盘阴谋与雄心大志都在血腥屠杀中得以实现了。看司马懿的一生,正如《老子》所言,只有保持虚空状态,才能不断接受,顺势而变,最终得逞。

诸葛亮

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一是“忠”。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刘备的忠贞不渝,二是对国家的忠诚不贰。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二是“智”。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谙兵法,料事如神。他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赤壁鏖兵,可以说是诸葛亮智慧的集中表现。他孤身入吴,和东吴上下各方面进行了复杂曲折的斗争,最终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三是“勇”。刘备带领数十万民众和数千残兵缓慢地向江陵进发的时候,诸葛亮不顾个人安危,只身随鲁肃前去东吴劝说孙权共同破曹,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周瑜死后,诸葛亮为巩固孙刘联盟,只身前往柴桑口吊孝,用自己的勇敢和真诚打动了东吴的上上下下,从而使摇摇欲坠的孙刘联盟得到重新巩固。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忘匡复汉室的夙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凭着无限的刚勇,七擒孟获,致使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降蜀汉。

相关阅读

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半途而废,同时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员大将。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对于蜀汉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而根据史学家的分析,胜败乃兵家常事,处置马谡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法,不一定非要选择杀头的办法。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处斩了马谡,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到底想不想杀马谡?

我的结论是,不想杀。有证据吗?有,流泪就是证据。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这个人就是该杀的,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声令下,推出辕门斩首。但是他流泪,说明他不想杀。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马谡是亲信。马谡是什么人呢?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五兄弟,都是人才。而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而且和诸葛亮的私交非常之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在战争中阵亡了,那么这个弟弟呢,就算烈属,诸葛亮对马良这个弟弟马谡也非常之好。马谡在监狱里面曾经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就是丞相看待我马谡,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儿子;我马谡看待丞相您呢,就像看待我的父亲。有人说这个比方不恰当,为什么呢?因为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是叫诸葛亮哥的,怎么变成爸了呢?这个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作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就是如父的长兄,这是有感情的。

第二点,马谡是人才。根据《三国志马良传》的记载,马谡这个人好论军计,非常有才华,而且熟读兵书,也喜欢讨论战争这一类的问题。诸葛亮对他是“深加器异”,非常器重。诸葛亮经常把马谡叫过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叫作自昼达夜。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个日理万机的人,因为大事小事都要他过问,而且他做事的风格就是事必躬亲,每件事情他都要亲自去打理,没有时间聊天,不是闲人。怎么会和马谡一谈就谈一天呢?说明马谡在谈话当中确实有过人的见解,而且也有证据。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去送行,送得很远。分别的时候诸葛亮拉着马谡的手说,兄弟啊,我们都策划了好几年了,也谈了很多的想法,现在我马上就要出征了,你一定有更重要的话说吧,有更好的主意给我出吧?马谡说了十六个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就是你要让南方臣服,更多的是要靠德,靠感化,而不是靠武力的威胁。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这才有了后面的七擒孟获。当然,马谡没有这个建议,我估计诸葛亮也会这样做,但是至少说明马谡还能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他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用的人。

第三点,马谡有威望。据史书记载,杀马谡的时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十万人哭了,不是诸葛亮一个人哭了。这说明马谡这个人在群众中是有威望的。

根据前面的分析,无论论才气还是论威望,马谡都出类拔萃,而且从私人关系上讲,马谡和诸葛亮私交非常好,是一个有勇有谋又深得诸葛亮信任的人才。但是诸葛亮在处置马谡时,铁面无私,不留任何情面。从内心愿望来讲,诸葛亮是不想杀马谡的,此时他是做了一个痛苦的抉择。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这个问题,蒋琬也问过诸葛亮。马谡被杀以后,蒋琬到了汉中,对诸葛亮说,丞相啊,“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我们还要打很多很多的仗,丞相就把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杀了,难道不可惜吗?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又一次哭了,流着眼泪说了十六个字:“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天下大乱,四海分裂,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停止下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把军法给废了,请问我们用什么,我们凭借什么,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那么根据诸葛亮的这个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就是:诸葛亮杀马谡,是为了依法治蜀。

――《易中天品三国》

读后一思

读了易中天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事件的分析,结合你对《三国演义》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