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语文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2 18:42:00 1个回答   ()人看过

《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片略读课文,全文线索清晰,课堂上,我围绕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用意是什么开展教学。到学生交流到第三次:“我”对青年说“别饿坏了这匹马”这一片段时,学生交流如下:

生:文中多次提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其实并没有马存在,是青年为了让我安心的看书,而撒了谎。

生:这是一个善良的人编织的美丽谎言。

生:马是青年欺骗我的,是为了帮助我,让我安心地读书,马是不存在的。

学生从人物的细节描写上已经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我想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了。只是下意识地又问了一句“同意他所说的吗?”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意。”但在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老师,我还有补充”。于是,我示意让他讲下去。

其实文中的马是存在的”。当他这句话一出口,马上有许多人表示反对。我示意大家安静,听听他的见解是什么样的。“其实,文中的“马”与“我”是有关系的。

“我”就是那匹“马”,一匹需要知识的“马”,青年说“别饿坏了那匹马”其实也就是别饿坏了“我”这匹需要知识滋养的马。”话音未落,我就听到几位同学恍然大悟地“哦”了起来,接着就响起了响亮的掌声,我也趁机表扬了他。

顺势,我让学生想象,“我”看到那堆枯黄的马草还会想写什么呢?进行一个心里描写的小练笔。学生不仅联系全文的内容发展来写,许多人也都结合了“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理解来写。

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引导,却将学生的理解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如果少了这份补充,课堂也乏味了许多。真可见,有时来源于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把握好它,对教学的帮助课真不小啊。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