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拼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基本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前面又学习了《认识图形》这一节课,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五种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基础上来动手拼一拼,学生们是非常喜欢的。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能拼出好几种图形,有的仅能拼出一种图形。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应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拼、剪等活动,初步让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难点: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存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风车、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明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礼物—— 一架大风车镶嵌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小风车。
【探究新知】
一、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猜一猜做风车的纸张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猜测,答案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
2.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询问学生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提问:要想验证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介绍方法:
方法一:用尺子分别量一量两条长边和短边。(教师肯定方法但不做演示。)
师:通过测量的办法比较长短,真是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对折边的方法。(学生边演示边介绍。)
生:两条边对齐了,证明两条长边的长度相等。
生:这样折,我发现两条短边的长度相等。
师:刚才我们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两条长边的位置是相对的,两条短边的位置也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风车是不是用长方形纸张做出来的呢?我们把风车拆开看一看。
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不是长方形而是正方形。
学生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长方形、正方形的转化。
教师出示长方形纸,要求把它变成制作风车用的正方形纸,向学生寻求方法。建议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之后,汇报交流。
方法一:用眼睛看,估计一下把纸直接向里折。
学生质疑折出的不一定是正方形,这样折不标准。
方法二:用尺子量出短边的长度,在长边上画好,得到正方形后再折。
提问:这样能不能折出标准的正方形?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
方法三:用短边贴长边折纸。(学生边演示边介绍折法。)
师:我们都用这个方法折一折,一起摸一摸正方形的四条边,看看四条边在哪呢?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摸边,边摸边说明:有两条边凑到一起了,我们能看出它们的长度相等。另外两条边,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5.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师:怎样折能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呢?(学生再次活动,并介绍折纸的方法。)
师:这样折一下就能看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
小结:我们一起通过折叠的方法,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利用长方形纸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
二、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在长方形中找到正方形。
2.在正方形中找到三角形。如图教师描出折痕。
三、简单平面图形的拼组
1.出示材料。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学具中材料的形状、数量和大小。
2.各小组进行拼图活动。
师: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新图形,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贴出展示。
(1)拼出长方形。
(2)拼出正方形。
师:把几个这样的作品再拼到一起,你们看,拼成了什么形?
小结: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都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3)拼出其他图形。
学生展示并介绍拼图方法。
四、拼组图案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拼一只小兔子。(出示课件)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拼图。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页下面“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还发现了图形折一折、拼一拼就能变成新图形,同学们还用新知识拼出了小兔子,你们真了不起!只要大家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图形世界里更多的奥秘。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