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范文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模式】
激趣——质疑——讨论——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取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在大试管内装一半的水,将小试管套在外面,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1:瓶吞鸡蛋
将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集气瓶中,然后将鸡蛋塞在集气瓶口,我们能看到的现象:鸡蛋被吸入瓶子中。
演示实验2:冷水浇塑料瓶实验
拿一空塑料瓶,倒入热水,然后将热水倒掉,盖上瓶盖,小心放入水槽,然后用冷水浇塑料瓶,观察塑料瓶发生的变化。
通过这2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
提问学生:对于大气压强,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
取2个小吸盘,将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
演示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用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是十分大的。
学生实验探究2:利用玻璃杯和纸片完成实验。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将杯子倒置,纸片不会掉下。引导学生分析,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片紧紧的贴在玻璃杯上。用以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探究过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