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作文教学中过渡语的合理使用论文

文章 2019-07-12 17:41:49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导入语,带学生走入轻松、快乐的作文课堂

培训学校要想能吸引学生,就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对此,除了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之外,课前导入也十分有讲究。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他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谈话或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认识、交往或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表达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定作文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话。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小动物》中,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游戏“找不同”进行导入。

首先,我拿出两张小狗的图片(要有一定的相似性),贴在黑板上,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找不同’。用你的眼睛细心地观察,看看这两只小狗哪里不一样?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更厉害!”

生:两只小狗的耳朵不一样。一只小狗的耳朵竖着,另一只小狗的耳朵是弯下来的。

师:这位同学一下子就发现耳朵不一样。那小狗的耳朵弯下来,有个词语叫“耷拉”,可以说,小狗的耳朵耷拉下来。它的耳朵还有哪里不一样吗?

生:一个是三角形的,一个是椭圆形的。

师:哪一个像三角形的?哪一个像椭圆形的?竖着的?耷拉着的?

生:竖着的像三角形,耷拉着的像椭圆形。

师:嗯,听你们这样一说,我也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的。那这两种耳朵,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像三角形的,竖在头上的,看上去特别威风。

生:我喜欢椭圆形的,耷拉着的,感觉很可爱。

(生在说时,师板书)

师:那除了耳朵不一样外,还有哪里好像不一样的?

生:还有眼睛!

……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游戏式”导入,由他们的兴趣入手,一开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当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采用不一样的导入方式,但也应抓住一个总规则:导入语要紧扣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效率。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诱导着听众渐入佳境。

二、过渡语,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注意时间受个性、兴趣、智力水平的影响,往往坐上十几二十分钟后,注意力就开始有分散现象了,而我们培训学校每节课的时间,往往又要比公办学校多出五到十分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适时地制造一些“小浪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听一些名教师的课,加上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归纳了以下几种粗浅的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注意,将学生引入我所要教学的内容中来。同时,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外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粘连,起到紧密衔接的作用。

比如,教学《旭日弘文作文教程》二年级上中的第九讲《认识四季》时,讲到美丽的秋天,我就与公立学校书本上的内容相联系。

师:说到秋天,不禁让金老师想到《秋游》(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课)那篇课文里描绘的景色:蓝蓝的天空……

(此时,生集体背诵书中的文字)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段话,这是讲了秋天的天空(师板书),秋季除了天空显得天高云淡之外,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秋天,小草都枯黄了,叶子都从树上落下来了。(师板书)

生:秋天,农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

师:农田里都有哪些庄稼啊?

生:稻子……高粱……

生:还有棉花!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儿歌里说的,“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师板书)

师:对,你们记得可真牢!那儿歌里除了说庄稼,还说什么啦?

生:还有果园里的果子!(师板书)

……

师:嗯,是啊,秋天是金色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会把刚刚我们说的那些内容连起来说一说秋天是什么样的吗?

生:金风送爽的秋天到了,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绵羊,有时像白兔。小草都枯黄了,树叶也从树上飘落下来。田野里,棉花雪白雪白的,大豆都挺起了大肚子,高粱的脸都涨得红彤彤的,稻子高兴得把腰都笑弯了。果园里,一串串的葡萄熟了,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还有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秋天可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喜欢秋天!

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弥补他们在观察中的不足,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成就感十足。

(3)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需要,让过渡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低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少,在表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语无伦次。而过渡语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包含着大量有益的语言学习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懂得如何才是词语间正确的搭配方式,怎么样说,语言才会显得优美。应该说,老师优美得体的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不可多得的媒介。

(4)让学生适当地参与课堂的评价,鼓励学生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的金钥匙。

三、结束语,留给孩子无限的回味空间

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苦难遽别。”他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余音绕梁。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节课即将临近尾声,结束语好比一台大戏的压轴曲目,要让人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

我们的作文课,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乐于去写。那最后的结束语就要具有煽动性,让他产生迫不及待动笔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我的文具用品》时,先是以文具乐园为情境,将自己的文具对学生们进行介绍(范文),然后出示文具王国的一小部分成员(黑板上出现大幅的图画,每个孩子一张小图),让学生们观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成员是哪一个,向大家介绍一下(其间理清写作顺序,介绍写作方法),最后问一问:

“同学们,文具王国的文具真多啊,这么多文具中有你的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能把它介绍给我们认识吗?”

生:金老师,你快让我们写吧,我都迫不及待了!

……

优美的过渡语,让学生们一颗颗灿烂无比的童心飞扬起来,加上他们无拘无束的想象,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作文课堂时刻保持着流畅,洋溢着欢乐。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过渡语体验中得到浸润、感染和丰富。我相信,美丽的石头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