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优秀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整个教学流程较为流畅,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课文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也极为活跃,无论在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想象说话、拓展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配合教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一、抓住课文的质疑点和切入点,在读中去感悟
这篇课文我以课题质疑点(谁全神贯注?他全神贯注在干什么?他是怎样全神贯注的?),以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的导向,使得学生学有目标。然后,我抓住“他怎样全神贯注的?”作为教学的聚焦点和切入点,如何抓住这个聚焦点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我首先把问题分解,以感悟型教学为基调,结合三年级年段的训练目标为准,不注重对课文的理性分析,淡化对语文知识的理性理解,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语言,强调以读为主,联系生活,在语言实践中进行感悟。所以,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的语句,然后通过反复地朗读、品读,从中找出关键词语“醉”作为教学的迁移点,借助对“醉”的字的理解作为驱动,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去思考,去学习。我有结合文段中的“好像”和“似乎”这两个词是保留还是去掉的好?让学生进行判断,并作为想象说话的训练点,以小组讨论、感悟进行交流,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整堂课,我基本上以感悟型教学为基调,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让学生的“读”好“悟”中去落实,读出句子的意思,悟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来。我在课堂只扮演一个引导者。
二、教学中出现的遗憾的和不足
1、没有把“三维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割的三个部分,同时它又是一个立体结构,在这个立体结构的任何一点都含有三种“维度”,只是三种“维度”的多少不同而已。这堂课中,我只注重对“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如,我在这节课中,只侧重抓住“罗丹是如何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作为训练点,而没有与“罗丹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进行整合。
2、设计的教学训练题没有形成 连贯性和整体性
的确,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文本,借助一个个教学问题设计,作为训练抓手去完成。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训练点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往往会把文本的内容割裂开来,弄得支离破碎。有时某些教学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势必造成“三维目标”不能整合,或会出现厚次薄彼,形成“岔口”。比如,我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的了解,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概括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这道题的出现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的训练点,没有很好地与后面的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因此,造成了“三维目标”相互割裂。
今后,我应用好、教活教材这一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有效是训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在有效的训练中懂得会学习的方法,在有效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