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

文章 2019-07-12 16:30:07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在普通心理学中,一般把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两类。二者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自身活动)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

所谓需要,对人说来,是为延续和发展种族生命和自由而对必要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在主体身上,需要通常以欲望、动机和意向等形式被人所体验。人类的需要如果按其对象来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精神需要是人对自身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即属于对观念性对象的需求。情感是人类社会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反应,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体验。美感是人类高级社会性情感之一,是人对事物(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的情感体验,是人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性情感(愉快、满足、赞赏、舒畅等),归根结底,是人类审美需要(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时产生的精神性愉快。

【关键词】 共同美 生理 心理 心理学

“需要层次”说还包括这样一层意思:在人的心理结构发展过程中,在后一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比它低级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爱与自尊等需要才能充分发展,前四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认识与审美的需要才会从潜在转化为现实,最后自我实现的倾向才能达到顶点。当然,不同层次需要相继产生的过程(即人的动机结构的发展过程)“不是象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其次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象是波浪式演进的性质,不同需要之中的优势是由一级进到另一级的”6根据这个观点,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较高级的需要,是在人的自然、物质需要等较低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人类整体的心理结构的发展序列上,也体现在每个个体心理结构的发展顺序上。它暗示人们,在七个层次之间,较高一级与其次一级之间存在着承接和扬弃的关系,而且更高一级的承接和扬弃也就更加离开人类的肉体存在,更加离开对象的实用性,更加接近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完成,即更加能有效而完整地体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显示出人类更高的心理水平,因此,尽管从生理需要到审美的需要都指归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审美的需要却比下面五级需要更少指向对象的物质存在(质料内容)和有用性,更少直接与人类的肉体存在相关,因而更多地指向对象的审美特质(外观形式)和娱乐性,更多地与人类精神世界相关,可以说审美需要扬弃(包括)了前五级需要。现代人类学已证明,这是人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人类早期对陶器的需要就经历了从实用向审美的发展。我国相当于野蛮时代中期的大仪口文化时期的陶器,也比以前(如仰韶文化)的陶器更加复杂优美,不仅鼎、扁、耸、舰等新型器物出现了,而且纹饰和色彩也日趋丰富多样。不同地域、种族的原始人类的审美需要形成、发展的这种共同性证明了人类从低级的物质需要向高级的审美需要的发展是一种普遍趋势和规律。马思罗认为审美活动应建立在认知活动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就是说,审美是以感性的情感活动的形式包含和积淀着理性的认知因素,审美决不是孤立的形象直观,而需要以一定的认识和文化水平为前提。这无疑是正确的。

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在现代心理学中至今仍有相当影响,虽然它还只以描述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但对以往心理学有关人的动机(需要)的发生只从“缺乏性”(即缺乏产生需要)一点来解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试图在一个简单的结构中,把缺乏性和丰富性动机都联系起来”,而丰富性动机是“以经验享乐、获得满足、理解和发现、寻找新奇、有所成就和创造这些欲望为特征的动机”,即以积极的、创造性的人的自我实现为理论核心的。这种以主体能动性为主导线索创立的学说,对传统心理学以被动的刺激、反应和缺乏性为基础的观点是一次有力的冲击。

马思罗从“需要”角度描述的人的心理结构的七个层次,就其涉及的内容看自然还不够完整和准确,但其基本骨架是被实验证明为正确的。它展示了人类需要的共同性方面,从横的方面看,它反映了人的动机(需要)由低到高的共同的结构层次,从纵的方面看,它揭示了人的动机(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相同的历史发展次序。正如人类学家摩尔根所说的:“人类的经验差不多都是采取类似的路径而进行的在相同的情况中人类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所有人类种族的脑髓的机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精神活动原则也是相同的。”7因此,“需要层次”说实际上比较科学地规定了审美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现实的和历史的位置,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审美需要是人类历史生成的共同心理结构中一个必有的、较高的层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是人类的一种较高级的普遍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有审美的需要。即使年龄过小、文化过低、生活过于贫困等原因,在一些人身上审美需要未能得到典型表现,但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中同样积淀着审美需要的潜能和潜势,一旦其它条件具备,较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审美需要仍然会凭借各种方式萌发和表现出来。

既然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共同心理结构中较高的一环,那么美感自然也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共同的情感体验,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也。这就是“共同美感”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

苏联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也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列昂捷夫把“活动”作为他的心理学的中心范畴,把传统的“需要—活动—需要”的心理学图式改为“活动—需要—活动”,就是把人的心理结构、人的需要看成是被实践活动“生产出来”的。8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他还把人的外部活动(实践活动)看作是决定着内部活动(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并揭示了“外部和内部活动具有同样的共同结构”,即具有“宏观结构上的共同性”9的规律。这一发现是极其重要的。正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一致的,所以人的活动的宏观结构是相同的。由实践活动派生并与之同构的人的心理活动自然也有共同的规律和结构。以此类推,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有共同的规律和结构。所以,人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必然会形成审美需要,而当审美需要与美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时,人又必定会进入审美状态,人的审美活动,也必定遵循共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这也是“共同美感”的重要心理依据。

人类的审美尺度存在.共同性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0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所谓“美的规律”实际上包括两个尺度,即客体(物种)的尺度和主体内在的尺度,是这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第二,人能按美的规律造型,说明人能在认识、运用美的规律造型的实践中逐步地把客观的美的规律转化(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尺度,并自觉地运用这种审美尺度来指导生产活动。就是说,审美尺度在人开始生产前业已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样,人的审美活动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头脑中空如“白板”、没有任何审美尺度指导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审美状态的,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暗中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并在实际上预先规定着人们审美的方向。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客体、主体的单向刺激和反应(反映)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认为,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不断进行心理(认识)建构的过程。他通过多年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研究指出,人的认识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环节。图式指可变动的动作的结构,婴儿最初的图式是一些遗传的本能动作,以后在接触客体过程中,这种图式日趋复杂化,逐步内化为抽象的逻辑数理结构;同化指主体在活动中逐步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指主体图式不能同化客体而只能顺应客体时引起的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则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儿童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客体,如获成功,原有图式得到巩固与加强,认识达到平衡,如不成功,主体便作出顺应,调整、改变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的新平衡。认识的这种同化与顺应、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交替便是儿童认识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程。1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人的审美活动虽不局限于认识,却是包含着认识活动的情感体验。所以建构主义原理原则上也适用于审美过程。我们这里可以用“审美尺度”代替图式这个概念.审美尺度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在人的审美活动中面对着各种不同的审美对象,会通过同化与顺应活动不断地重新建构,而获得自我调节与相对平衡。这是审美发生的一般过程。但就个体的具体审美活动而言,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在审美开始前业已存在于人的脑际,成为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