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之“点染”形式刍议
语文论文之“点染”形式刍议
新订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侯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对于其中点染二字,多被视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词学集成》引江顺诒语)。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谈到: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月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以下,笔者权就新订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点染手法的运用形式,即运用点染时在点与染的先后顺序与频率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一刍议。为了议论方便,姑且以A代点,以B代染。
一、AB式,即点而后染。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詈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前二句先点明秋风卷茅,后二句则以飞、渡、洒、挂詈、飘转等动词具体写出怒号着的秋风卷着茅草飞去及洒落的情景。又如苏轼《念奴娇》下阕前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穑橹灰飞烟灭。前三句先点明周瑜雄姿英发,后二句则具体地写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发: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是那样从容闲雅,居然就在那谈笑之间一举将强大的曹操水军歼灭。
二、BA式,即染而后点。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自然段:先具体地描写雨夜沾湿的苦状:(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后点明自己在雨夜沾湿的痛苦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又如柳永《雨霖铃》启首三句便以景物来造成送别的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长亭,清秋傍晚,雨后蝉声,这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氛围!接着诗人便点明被送别者的心绪:都门帐饮无绪。在这么一派凄清冷落的气氛中,谁还有心向酒?
三、ABA式,即点而后染再点。这就有点像文章学中所谓总分总总说一句,再分述,再总说一句照应开头。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自然段,就是先点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个梦字便让读者明白:以下便是诗人梦中所见闻:渌水荡漾清猿啼的谢公宿处,登山所用的谢公屐,桃都山桃都树上的天鸡,奇花异石,熊咆龙吟,欲雨之云,生烟之水,列缺霹雳,洞天石扉,金银台,以及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云之君和老虎弹琴、鸾鸟驾车的仙人生活诗人以浓墨重彩,以异想天开凿空而道(刘熙载《艺概》)的才思,具体地写出了梦游天姥之见闻,而后又再次点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旦觉醒,所见所闻化为乌有。苏轼的《念奴娇》上阕在具体描写赤壁时也同样如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先点明所描写的对象:三国周郎赤壁;再以从不同角度并诉诸不同感觉的五彩巨笔去描写赤壁的雄奇壮阔;最后再以赞美的口吻点明:赤壁江山如画。读此,莫不令人惊叹: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艺概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