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山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作家和作品的资料。
查找有关海市蜃楼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课文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一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领悟课文大意,使文章能顺畅的诵读,由于本课生词较多,尽管都有注释,仍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学生课前要多用些时间预习;熟悉课文后可引导学生利用预习时找到的资料自主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最后研读赏析课文,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利用音乐,图画等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或有关录像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作家和作品
1、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蒲松龄,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蒲松龄的资料,初步了解作家及作品。
(名家评论)郭沫若曾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引导)传说蒲松龄为写好《聊斋志异》,每天在树下免费提供茶水,只要求路人讲述一个故事,从而搜集鬼狐故事。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引导归纳)蒲松龄不仅写了许多鬼怪故事,也写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作品,现在我们就从他的作品中去了解这些自然现象。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一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奂山 青冥 碧瓦飞甍 禅院 高垣睥睨
连亘 坊 莽 窗扉 黯然缥缈
往来屑屑 逾时 倏忽 市肆
2、二读课文,断清句层次。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⑴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初懂文意,划出疑难句子。
A、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
B、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C、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D、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 四人小组讨论疑难字句,相互复述课文。
⑶ 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学生补充,了解课文大意。
⑷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四、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疑问激趣)这篇文章介绍了山市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那山上到底出现了哪些景物呢?到底有没有这些景物呢?这些景物出现的过程是怎样的?这种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1、文中有哪些表顺序的时间词语?据这些词语概括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结尾说这种现象又名鬼市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4、作者用短短的两百多字就将山市的过程介绍得清清楚楚,你觉得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蜃楼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在写法上主要是运用表时间的词语和修辞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楚、生动形象。
五、想像创作,品味赏析
1、播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山市是一幅怎样神奇的画面。
2、配乐朗读,请擅长画画的同学凭想像绘画。
3、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评论赏析。
(总结)同学们的山市都画得非常美,不仅画出有字之画,还画出了无字之画,可见你们的想像非常丰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说一说)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美丽神奇的山市。
2、(写一写)抄写课后词语。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扩写。
选做题:
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教学后记】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疏通字句,这篇课文下面注释已较详细,可以让学生利用下面注释和古汉语词典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朗读领悟课文大意,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这一过程由于预习较充分,学生基本上可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这一任务,但所用时间较长。中间的探究学习是整节课的难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要涉及到其他学科,如果能利用多媒体去表现这种情景就更能直观地解释这种现象,不必深就。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像画出山市图景是这节课的高潮,让学生在听音乐、读课文中想像、绘画,在绘画中体会山市的奇妙,这样理解原文──配乐想像──图画表现的过程,需要进行两次创造:一是把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像;二是用图画把想像的内容表现出来。前者属创造性思维,后者属创造性实践。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与想像能力就在读与画的结合中得到了培养。学生也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绘画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