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羡慕那些愿意为了买条裙子加班一个月的女孩励志人物故事
刚入职一年的同事小琳熬了好几个通宵之后,终于顺利地做完了项目的加急提案,签完合同出来,连办公室都没回,就先杀到最近的商场,买下了眼馋了许久的新款巴宝莉风衣,走路带风,神采奕奕,连黑眼圈都透着光。
我逗她:开会前还猛灌咖啡,现在可激动得睡不着了吧?
她又跳又笑,像个小孩:可不是?我每天又困又累脑子要爆炸的时候,都会掏出手机看一看这件风衣的照片。它不是件普通的衣服,是我的续命丹啊!
她脸上满满都是喜悦。我跟老友约饭的时候讲起这件事,她沉默了好几分钟,有点丧地说:我好像很久很久都没有为了一件东西高兴过了。
她的人生跟教科书里的一样按部就班:家境优渥,成绩中上,性格温和,在职场上也不温不火,被交代的事情也会认认真真做好,但好像从来都不会主动争取什么东西,也不必去争。
她曾经是多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而现在却对着一杯咖啡长吁短叹: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空心人一样,什么都有,可什么都填不满。
连衣服、化妝品、包包这种女孩子都爱的东西我也没兴趣,感觉自己完蛋了,每天都很茫然又很焦虑。
她说。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空心人”这个名词,但她却不是唯一如此的那个人。
每年大学新生入学不久,我都会收到不少类似这样的读者留言: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苦的高考,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和自由,但是没有目的也没有动力,每天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什么也不想干。
像是轻飘飘的空心人,看着身边人充实坚定地忙忙碌碌,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没意思。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当现代人可以借助大量财富,轻而易举地满足自己所有需求时,仅仅是用不着努力,就足以让快乐的一个基本要素荡然无存了。
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刷新了我对努力的认知。
我们提起努力时总是太沉重了,带着一种苦大仇深的决绝感,类似“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励志口号,将努力变成了很大,很苦,一个普通人心之所向,可是背负不起的重物。
为了买一件好看的裙子,为了在爱豆的演唱会上买最贵的票,为了得到挑剔上司的一句赞美。甚至,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点也好呢。它不该那么苦的,它是让我们一想起来,就脚步轻盈、唇角含笑的东西。
因为赋予了努力太沉重的含义,我们顺带对“寻找生活意义”本身也痴迷不已。
仿佛犹豫是可耻的,而迟缓是不被原谅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空心人”真的是一种急需治疗的病吗?抑或者,需要治疗的是我们的“着急”本身呢?
对大多数人来讲,即便是处在短期的迷茫中,可对自己的未来却有着长远的规划,虽然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却非常明白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
不激烈、不明确,但也不从众、不脱轨。
这本来应该是生活最好的状态,却因为对“努力”“拼命”的鼓吹,而成为我们避之不及的一种病。在遇到喜欢的东西之前还能存留热忱和力气,这是种福分。
正如我很喜欢的新世相的那句话:让他们在该空心的时候空着心,在找到目标的时候再努力奔跑,本来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一件事,别总担心他们会死。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