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图像》评课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想去旅游吗?你去过哪里?
2.欣赏旅游时的个人照片和名胜古迹的照片。
3.出示老师个人照,再出示长城照片:怎么做到把老师放到长城照片里呢?引出课题。
二、拼贴图像
1.打开potoshop软件,老师演示拼贴图像过程。
2.老师淙定示打开相片、图片。
3.怎样去掉背景呢?师演示,用魔术棒抠图。
4.梳理步骤:打开——选定对象——复制——切换图层——粘贴——抠图
三、练习
1.任务一:我想留影
任务要求:打开“素材”,选一张图片和相片来组合,时间8分钟。
2.讲解操作过程中共同的问题。
3.欣赏作品。
4.观看一张教师的作品,引出任务二:我会装饰
5.讲解共同的问题。
6.欣赏作品。
叶老师这节课有意地将教学目标化成两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学习。两个任务明确,有针对性,有层次,第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图像拼到背景图中,第二个任务就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小装饰,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
叶老师在课前准备非常充分,给每个学生都照了照片,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照片,提高兴趣。课前的引入也较好,利用旅游、看照片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但这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
1.引入过长。上课了9分钟,老师才引入课题“拼贴图像”,才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老师总是重复学生的话。
2.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成问题,在学习第一任务时,有学生提出调查出别人的照片来合成,老师没有关注到。
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没有体现出来。在进行任务一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都是传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里可以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让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学习步骤,让孩子在体验与尝试中学到知识,这样才掌握得牢。
4.没有使用有效的方法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节课主要学习复制、粘贴和魔术棒,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老师灌输,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突破,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5.虽有任务,使用任务驱动方法教学,但任务结束后,没有关注学生的任务反馈。
6.板书太小,学生看不见,知识点也看不见。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