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和序数的教学反思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于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理解这一些并不难,但真正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取材于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由老师出示学生所喜欢的许多玩具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生动而又自然;通过数一数娃娃排在第几个,猜一猜、算一算一共有几个玩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基数”与“序数”,感性而又亲切;通过一首儿歌—“数鸡鸭”,来巩固对算理的理解,形象且具实效;以“帮助班级美化环境—摆花盆、观看电影-发电影票”作为课后延伸,既获得实践又巩固了新知。整节课从引入到展开、到巩固,再到课外的延伸,所有的素材均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取材于学生的身边,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实践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又易学
“基数”与“序数”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老师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让学生观察投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排排队,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基数”与“序数”,整个认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变难学为易学、乐学。而课后的延伸——“摆花盆、发电影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的机会,又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动动脑筋、多思考,那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