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未来也要活在当下-故事

文章 2019-07-12 12:33:46 1个回答   ()人看过

【 一 】

周末和Emily去书店,书店的二层好像正在举行一个讲座,我好奇,非要拉着Emily去看看。

说是讲座,倒不如说是一个分享会更加恰当,主题叫作“活在当下,旅行在当下”,分享者是一个25岁左右的女生,讲着她是如何在国内外穷游,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这个女生的口才很好,她认为年轻人不应该把钱存在银行里,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

我不爱旅行,怕折腾,也怕阳光和风沙大的地方,再加上有哮喘的毛病,哪怕真出去也要选一个不冷不热、酒店舒适的地方。在娱乐方面,我能想到好多好玩的事情,但是旅行绝对不是其中一个。

即使是这样懒惰的我,听到这番宣讲还是会考虑——是不是真的应该出去玩玩?我问Emily怎么看,有没有觉得内心的小宇宙被点燃了,恨不得立刻就订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谁知道,Emily冷哼一声:“你就听这人胡说八道吧。”

“人家怎么胡说八道啦?”我的醉意尚未退去,“你快请假,我们下周就出去玩。”

“稿子写好没有?书看完没有?”Emily敲了一下我的脑袋,“年轻人要是都像她这样活在当下,我保证,过不了三年就得后悔。”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啊。”我耸耸肩,“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受伤以后第二天就会康复。对于一些人来说,旅行可能是唯一能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

“现在开心有什么用?以后租不起房子的时候,就等着哭吧。”

我吃太饱,困得不行,实在争不动,对Emily翻了一个白眼,就去书台处结账了。

【 二 】

和Emily讨论完这个问题以后,我发现豆瓣上一个旅行小组里突然冒出一个帖子。作者出生于1980年前,是一个资深的旅行爱好者,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去过很多地方,也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遇到很多有趣的人。

在32岁生日的那天,她突然发现,在生活中除了几个文件夹的照片,还有一沓明信片之外,几乎没有剩下什么东西。虽然有一些网友在评论里安慰她,但是大部分人都在嘲笑她,说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旅行这些宝贵的精神经验,根本不是金钱可以计量的”诸如此类的话。

在很多的讨论中,大家把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甚至认为精神优于物质,而我则更愿意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好友曾经向我科普过一个知识,就是贫穷更容易导致人变笨,然后逐步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而本来物质条件比较好的人,恰恰由于时间自由,不必日日思考如何生存下去,反而拥有更多时间去学习,获得更多提升个人的机会。

这位后悔当初旅行太多的作者,不知道是不是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中。年轻的时候,住在隔断间里,和朋友喝掉一瓶啤酒就能高兴很久,所以辞职去旅行是一件相当潇洒的事情,也会成为“活在当下”的榜样;只是,年纪大了,身体机能在急速下降,稍微吃点苦就腰酸背疼;除了自己生活之外,也要考虑起怎么照顾父母养老的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放弃工作去旅行,还是决定要为人类自由而奋斗,这些折腾实际上对自己、对社会都有比较正面的意义。甚至说,你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当个小清新到处拍拍照,也没什么不可以。

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太耽误赚钱、念书,这两样都是自由生活的基石。当梦想的机会降临之时,它们得能帮你更好地抓住、实现梦想,否则其他人打算出门度假的时候,你却只能深陷于现实杂务。要从这个困境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是完善自己的技能包。

有技能包,有钱有自由;没有技能包,看遍天下风景也难有好生活。

你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十几岁的时候,谁没想过未来呢?

中学时,我特别爱好文学,崇拜作家,看各种文学杂志。我看到林斤澜回忆汪曾祺时说,“动动手指就来钱”。那时物价低,汪老随便一笔稿费,就足够大伙去味道不错的馆子撮一顿。

得,那一刻,我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作家梦。我的作家梦一点也不神圣崇高,完全基于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写写就有稿费,可以吃好的,也不用风吹日晒雨打。我开始琢磨起投稿,很快,在武汉的一份小报纸上发表了一首诗歌。

回家后我才发现,报社寄给我的样报,被我妈拿去擦桌子了。她以为是垃圾广告。我哭笑不得。好在信封还在,里面还有一张纸,上面解释说,副刊为读者园地,没有稿费。

好吧,我就不生我妈的气了。虽然没有钱,但总算发表处女作了,增加了几分信心。整个高中生涯,我都在文史哲科目上用功,成绩基本上年级第一。数学凑合,英语垫底。

高考后填志愿,我选中文,我爹一口否决:“读什么中文系呀,将来不好找工作。”

“那选什么专业?”我不乐意了,中文在我心里是神圣的专业,是通往作家之路。

我爹笑着说:“法律好,是现在的大热门。再说到了大学,课外时间还是可以弄你的文学。”

我就这样随波逐流去念法律系了。然后我发现,读法律也是可以发表文章的,大二时投给《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几篇法律文章,一两个星期后就发表了。样报和稿费寄到系里,收到时我高兴坏了,好几百呢。

我去校外餐馆把炸鸡腿、水煮肉片、酸菜鱼和雪碧、可乐点齐了,请上要好的同学一起大吃。这导致此后只要看见我的名字出现在报刊上,他们就主动出现在我面前约饭。

我爹没骗我,大学是自由的,学法律不耽误文学。参加学校的诗社,拿了个省共青团的诗赛特等奖;在杂志上发表散文、小说,稿费也不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动动手指就来钱的日子,没毕业就买了电脑,提前迈向经济独立。

2002年的年底,离毕业还有半年,我提前去了一个心理学刊物求职。老总招聘时直接要了我,理由也很搞笑,法律专业理性,你又能写感性的文字,招你很划算。

那时我已经不偏执了。法律也好,心理学也罢,不管什么专业、职业,消化了,不妨碍文学创作,还有益处。

这个经验,对我的三观改变很大。你说是感性好还是理性好?你说了不管用。对于他人来说,你能兼顾最好,因为性价比最高。

每当我看到突然就辞职去旅行、突然换一种生活的故事,心里都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不完整。

人生如逆旅,很多人在某一刻,会涌起一种逃跑的冲动。那一刻,你不想上班、不想结婚、不想愁苦、不想成功、不想拼搏、不想努力、不理睬社会、不关心人类、不要求鲜花赞美、不在乎诋毁,只想放弃一切,听从自己的心,说走就走,奋不顾身。

谁不想做自己呢?可是做自己,也是一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事。社会没有义务惯着你、养活你,哪怕你文艺得飞上天,你总有回到地面上吃喝拉撒的时候。

所以我特别喜欢李宗盛的演唱会主题“感性与理性”。为了获得靠谱的自由,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用了8年的时间来做准备。

我开始买房,开始储蓄。我从一个对经济、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渐渐变成一个略有了解的人。从拿到转正工资后的第二年开始,我就每个月按时零存整取。

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各种关于房子的研究和争吵。可是,他们吵他们的,我想要有一套可以自己做主的房子。当你拥有了,你就不必再去浪费心力为这个东西烦恼了。

2005年,我在自己23岁时买房了。既然我有住所了,只需要按时还贷就可以了,为什么不换工作呢?我已经对当时的那份工作厌倦了。

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很反对买房,她觉得完全可以一直租房。后来她被房东驱赶,一气之下决定买房时,房价已经变成了天价,真的成为巨大的负担。她很不开心。

我一点都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那种“看吧,当时不听我劝告”的想法。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为之付出的代价。遗憾的是,她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豁达,可以承受改变规划的压力。

其实,人生肯定充满了意料之外的事,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完美计划,但是最起码,我可以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

我问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好像一下子无法具体形容。但是,我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勾勒那种生活的轮廓。对,我很清楚,我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不想朝九晚五,不想每天都花两个小时以上,堵在这个城市的马路上。我不想工作日起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不要上班迟到被扣钱。

我不想坐吃山空,花光了这个月的,就没钱用了。如果生病了,都没保障。

我不想完全为了稿费,去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多多少少要写一些交差的文章,但大多数时候,我想写让自己高兴、舒服的文字。

每个人跌倒了,都有翻身的机会

一位励志大师曾对我说:“每个人跌倒了,都有翻身的机会。”

“这句话,有什么让人信服的理由吗?”我问。

“人一般在哪里跌倒呢?”

“当然是在大地。”

“大地是那么辽阔,而大地之上,又是高远的天空,一个人跌倒了,天地给了他足够翻身的空间。所以,每个人跌倒了,都有翻身的机会,除非……”

“除非什么呢?”我问。

“除非,一个人跌倒了,自己不翻身起来。”励志大师说。

30字的完美个人简历

这个世界上,我们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别人真的可以做到。

大四时,我曾去参加一个公司的面试,面试通知邮件里最后有一条是:请携带不超过30字的Personal Statement(简称PS,个人陈述)。我一看,30字!我把自己工作实习过的公司名字和上过的学校名字列一遍都不止30个字了啊!我想了想,绝对不可能!应该是他们漏写了个0。

等到面试那天,我带了份自认为已经是非常简洁的PS过去,一路上都觉得很多东西没写进去,都没充分展示我的闪光点呢!

到了公司,我递交上我的PS后,三个面试官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一个头发花白的外国男人问我:“你这个简历字数超过30字了,起码得有400字吧,为什么不按我们的要求做?”我愣了一下,有点怀疑地说:“30字?30字写一篇PS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呀!”

一个女面试官以凌厉的口气说:“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怎么会要求你做?”她说着,把一沓PS亮在我面前,“他们都可能,为什么只有你不可能?”我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我支吾着说不出话。

那个头发花白的面试官又开口了:“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因为你没有试着去做。”我犹豫了一下,说:“谢谢您,我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不知道是否方便让我看一下其他人的PS,我想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他们几个互相望了一下,点头示意后将一沓PS递给我。

我在拿过来的一瞬间已经被最上面的一份震惊到了。那整张纸上画了一个以应试者自己为原型的卡通人物,最上面是他的名字,然后是一个巨大的脑袋,脑袋顶部是开放的,用一大片电脑芯片画成了原始森林的样子,旁边写着“Computerized mind(计算机思维)”,左手拿着画板,写着“Photo shop (图片处理软件)”,右手举着一沓报告,写着“Report expert(报告专家)”, 中间的领带处别着个话筒,上面写着“Good Presenter(优秀主持人)”,心脏的位置画了一颗奇形怪状的心,写着“Creative heart(创意的心)”,脚踩锃亮的皮鞋,穿着毫无褶皱的西裤,旁边写着“Detail-cared(细节的关心)”……

我一边看,一边佩服。接下来的一沓PS里,有画一个大转盘,写出自己的几个特质的;有在一条竖直的时间轴上写了自己做成的几件大事的;还有剪切了几幅自己参加过的作品粘上去的……总之,没有一个是多于30字的!

我看完每一份PS都如同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面前,我知道他的个性如何,特长是什么,有过什么值得称赞的荣誉。而我那张全是字的PS,恐怕人家连看都不想看,即使看了,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我不好意思地将一沓简历还给面试官,很诚恳地鞠了一躬,说:“很抱歉浪费了你们的时间,在来这里之前,我总觉得有些事我做不到,就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的想法有多愚蠢。”

回去的路上,我难过地回想过去的十几年光阴里自己究竟失掉了多少次机会?让本该存在的可能,成了我嘴里的不可能。

那些我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我认为不可能而已。后来我试着去做一份字数在30字以内的简历,用了四个晚上后,真的也做出来了。后来我试着再去做另一份简报似的简历,在用了三个晚上后,同样也真的做出来了。而在之前,我认为简历就该是白纸黑字,从教育背景到工作经验到兴趣爱好,但其实,它充满了那么多的可能性!

可是真的该如此理所当然吗?我们自己不可能做到,真的是因为我们无能,还是我们根本没有尝试去做?

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就说别人不可能;我们什么都没去尝试,就说这事不可能。其实,我们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别人真的可以做到。对一个根本不敢去做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想是问题,做是答案,有时候答案就藏在问题后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