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戏班子美文

文章 2019-07-12 12:06:38 1个回答   ()人看过

俺村再成立戏班子是改革开放的初期1980年夏。

那时成立的曲剧团,曲剧团的团长是戏迷李好朋(小名李小驴),40多岁,是上次戏班子的参与者,民间文艺爱好者,只是在乐队敲梆子打鼓,不是骨干。见习几年后他大有长进,总结经验教训,收集群众反映,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长年听戏方便,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请正规的老师教,办戏校班,建立一支光唱戏不搞政治宣传的戏班子才有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不喜欢高大全的革命样板戏,而非常喜欢听《穆桂英挂帅》《铡美案》等传统戏曲。鉴于此,他挑头,吸收原来一部分乐队人员和个别唱腔好的演员,从周口聘请一位50多岁刚县剧团退休的周老师(女)和其17、8岁的妙龄女儿小霞,吃住在我生产队原6间牛屋里,还当戏班子学习排演场地。招收的男女新学员条件:年龄最小14岁,最大2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至高中毕业;喜欢唱戏,家庭支持;吃住在家,免费报名,一个月被录用者每人再给老师100斤小麦(当时价值30元)作为生活费用。广告一旦张贴宣传出去,三里五村前来踊跃报名者不下30人,经筛选最后确定要18人。

新的戏班子成立后,李团长和周老师共同给学员立规矩,周负责教,她的女儿是主角,李负责管理和后勤服务,又挑选两个表现好有影响力的男女学员当演员队长、副队长,从最基本功学起,每天都苦学苦练。学员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尊敬老师,相互团结帮助,周老师见学员的学戏热情高,家长支持,三伏盛夏也不怕流汗,整天教学员唱念做打,背台词,走台步,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非常耐心地教,不厌其烦,诲人不倦。过了一段可以排戏了,乐队才开始跟班。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丝弦声一响,更招引了全村人围着观看,一些戏迷们怕影响排练,又非常喜欢,就坐在牛屋外细听不看表演,留待正式上演时再看。这时的我已经参加了工作,在乡里教书,每周回来过星期天,我都要到排戏场光顾。因为,他们所占的其中三间牛屋,就是集体财产解体时,我家用185元钱买到的土坯房,我家不跟他们要任何报酬,所以,凡我家不管谁去看,戏班子从团长到学员都很客气,人家都在门外窗外看,他们总是给让个座看,去的多了,也就对他们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

学戏三个月,戏班子应乡亲们的呼唤,终于登台演出了。农村的条件差,开始只是简单地选个空场子,白天拉个幕档,分台前台后,台上左侧坐几位乐队,主丝弦手还是上个班子的李洪亮;打锣鼓的是他侄子李安民,我小学时的同学。演出的第一个曲目就是《铡美案》,秦香莲由邻村姑娘付爱勤扮演,她是学员中年龄最大唱旦角最棒的,长相也好,就是皮肤黑些,外号“黑牡丹”,无论是唱腔道白的吐字润声,还是做派打斗的一招一式,都很有范,每场演出都受到最好的评价。我村18岁的大男孩李虎臣,虎头虎脑,人称帅哥。唱腔高亢嘹亮,尽管声音还不是很好听,但吐字清晰,做打到位,演戏认真,很有发展潜力,在此剧中扮演生角韩琦,他的每场演出也受到不少称赞。黑脸包拯由外村大女孩李妮头扮演,唱腔还可以,只是做打功不到位。陈世美由我村18岁外号“小白脸”李喜旺扮演,因为他皮肤白,像个奶油小生,他父亲年轻时就爱说书唱戏,积淀了父亲的基因,唱腔好,扮相到位,比较幽默风趣,会唱花脸和丑角,一招一式在台上都惹人发笑。他和虎臣以后都成为每场演出不可或缺的主角,因此,很受观众的追捧。后来,也就是没出一年,正处于青春年少的他们,由于天天耳鬓厮磨,演戏就谈情说爱,结果发展为虎臣和爱勤、喜旺和妮头双双相好了,原本都定过亲,因唱戏自由恋爱,次年分别结婚,而两个大男孩都刚满19岁,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女方都怀孕了,再不结就要献丑了,两家只好推倒原来的订婚,舍去给女方家的彩礼不要,重新从简下彩礼,急办婚礼。他们的事在我家乡十里八村迅速传开,成为男女青年冲破传统守旧思想自由恋爱的好典型,至今恩恩爱爱,为家乡人津津乐道。

有了自己的戏班子后,为了练唱实习,让村民们鉴赏评判,全村13个生产队逐个演出,队里只管顿饭吃,乡亲们能在家门口看到戏非常高兴,对演出中出现的问题也毫不客气地给予指出,以便于他们改进。正是由于他们的虚心学习,认真演出,越演越会演,越演越出名。俺村的曲剧团最红火时,能排练演出20多个剧目,我记忆中曾经听过的有《陈三两爬堂》、《风雪配》、《穆桂英挂帅》、《李豁子离婚》、《卷席筒》、《王金豆借粮》等。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出了名的戏班子在方圆百十里内都有人请,一到农闲,戏班子都走乡串村,赶集逢会,一天也歇不住。有时候,逢会时对戏比赛一天三场,连唱三天的事也常有,这些年轻的演员们很累很累,有的嗓子都唱哑,一旦把对方比败,在给听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累并快乐着”。这次的戏班子和上次的宣传队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既无政治宣传任务,又无大队经济支持,纯属几个老戏筋戏迷支撑的曲剧团,只管唱大戏,经济上自负盈亏,大队唯一支持的打着谢庄剧团的招牌和使用戏箱戏服及部分乐器,是个松散型的民间艺术团体,农忙散,农闲聚,很灵活。演员不图名利,只图自己精神愉悦又愉悦他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最需要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的家乡属于贫困地区,电视机还没普及,人们平时只靠听广播喇叭和收音机看电影来满足精神需求,青少年人爱看电影,看歌舞表演,中老年人大部分还是喜欢听戏,收音机里唱的是好,但整天见不到活人,感到不过瘾,最盼望的是现场看戏,特别是传统戏曲,大家非常喜欢,而俺村的曲剧团排演的全部是古装传统戏,很对口味。所以,农闲时,请俺村戏班子演出的不外乎这么几类:逢会招徕人气活跃气氛;农村经济暴发户为了显摆;谁家患重病许愿后病好了还愿;谁家的孩子结婚生小孩庆贺;富裕人家老人祝寿;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表示庆贺;谁家外出打工开公司发财了感恩回馈乡邻。只要“协戏”(预约邀请)唱,除吃住外,主家还会给适当的演唱辛苦费或赞助费,以维持戏班子的运营。不管是谁请的戏班子,都让乡亲们经常能看戏听戏,比以前方便多了。

到了21世纪,电视机已在农村普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大有改观,从早到晚都有电视节目与之相伴,特别是近几年手机的普及,更使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呈现多样化,但是,爱看戏的戏迷们总感到戏班子的现场演出更具有新鲜刺激、有韵味、有魅力。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大男孩女孩有的已开始当爷爷奶奶了,俺村的戏班子人员在不断地增减,几十年寒来暑往,在冬春农闲季节,他们像当年的一支文艺轻骑兵,依然活跃在家乡方圆百余里几个县的广大农村,为农民送去欢乐,送去精神食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健康力量。

现在,我虽然离开家乡已30多年了,但是仍怀念俺村的戏班子,总想再听他们唱一曲《铡美案》的优美唱段,再看一场《穆桂英挂帅》的精彩打斗场面。尽管他们的演唱水平不能和国家专业剧团相媲美,可是,我最钟情于浓浓的乡土味接地气,悠悠的思乡情情意醉,拳拳的恋乡情结心头汇;我最钟爱于遥远的童趣、少年的快乐和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家乡的戏班子,我啥时还能再看上一场你们的演出呢?或许,我还有机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