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图片遇到文字》的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2 09:35:2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本课是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的第五课《图文的合理搭配》,本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合理布局图片和文字,掌握图片和文字的叠放方法。通过对课本的仔细研究及三次磨课后,最终我把课堂分成了三个环节:

一、四个幽默故事激趣导入,讲述图片与文字的四种简单的位置关系;

二、由魔术大揭密引出图文的第五种位置关系:图文叠加,同时让学生们自学图文叠加效果的设置方法;

三、拓展延伸,练习图文叠加效果的设置操作并拓展学习图文的组合方法。

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虽然课堂达到了趣味性及任务驱动的目的,但是实际操作练习的时间太短了。课后通过老师们评课,我更深刻地感觉到课堂练习的时间过短,导入时间过长,应压缩导入时间。幽默故事展示的形式要改变。插入图片的任务属于对上节课的练习应压缩时间,总之要压缩这部分时间在10分钟内完成。

第二点,课后总结方式不好。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我总结学会了什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自我总结的能力。

第三点,课堂语气不成熟,因为针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课堂语气一定要成熟。课堂用语也应注意,处处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这一原则。

第四点,课堂提问的覆盖范围窄由于教师机的位置在A、B两组的前面,所以课堂提前我总是观注C、D两组,无意中总是让C、D两组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了A、B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这个问题,提问范围要广,不能总提问个别几个学生。

第五点,开始上课没有点清这一课的课题,以至于学生及听课老师不知道这一课讲的是什么。课堂中我也有点只是没有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在课堂中给学生点清课题。

当然还有老师提到课堂“求助课本”的时候我应该把求助课本哪一页也告诉学生,这一点我反复考虑了一下,我还是认为不点清页数为好。因为这个环节我是想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只要课前预习的同学一定知道老师该讲哪一课了,知道应该在哪一页查找他们需要的知识。我认为这种方式日积月累下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自学的能力,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想法,我想这个想法应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来印证。我一定会去伪存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