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粽子相关的往事抒情美文
又快到端午了,那遥远的记忆仿佛穿透了时空,在脑海中变得分外清晰起来。儿时的端午节,熏雄黄,挂艾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到了节日那天,我们便会早早的起床,按照父母的叮嘱去水库边的堰塘去采菖莆,到山上或田埂去扯艾叶,如果哪家的门口未挂艾叶菖蒲,那绝对是伤风败俗的事情。
熏雄黄,是为了防蛇虫咬,因为蛇是怕雄黄的,只是对于艾叶和菖莆的用途我却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与避邪之类的迷信活动有关,大概是起到类似于钟馗驱鬼的作用。要说端午节记忆最深的事情,自然是与粽子相关的。
喜欢吃粽子,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缺衣少食人总是处于饥饿状态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粽子里有肉,是那时当之无愧的顶级奢侈品。所以不到过节,那绝对是只能在脑子里想想的事情,我们甚至会因为能从青菜里吃到一块被煎成黑锅粑状的油渣而幸福得不知所措。
那时的乡村,穷得狗真的只能吃屎,人吃的菜基本上只有小菜,遇到年成不好时,能混上红薯泡盐水就不错了。记忆中菜里几乎是没有油的。只记得,母亲炒菜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先把那块油光闪闪的肥肉放到烧得通红的锅底走一圈,待锅里响起吱吱的声音并飘出香喷喷的油烟后,又赶紧将它捞起放到油盅里保存,然后将菜叶倒入锅中,而我们的目光便会追逐着母亲放油渣时锅铲的轨迹而最终定格在那块肥肉上。我想那时我的下巴一定和妹妹一样在不停的滴着口水。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眼巴巴的目光是以失望收场的,因为那小块肥肉不煎得油干水尽是不会轻易跑到小菜里面来的。只有极少数单独机会让我们中的一人能偷偷享受那黑锅粑带来的欢乐,为此还得象地下工作似的极速做好善后,被母亲再三叮嘱千万不能泄漏半点风声。而姐姐、我或妹妹们总会刨根问底的追问那块无端消失锅粑的去向,那个时候,母亲便会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我至今都异常清晰的记得,肥肉是如何从油光可鉴最终演变成黑乎乎的锅粑的。而那时,那块丑到没边的锅粑在我们的眼里却是如此的可爱,这也是我们宁愿被呛人的浓烟熏得眼泪哗啦也要坚守在火坑边唯一的动力。所以从大年捱到端午,然后吃上粽子那绝对是除了过年外最幸福的事情。
有记忆开始,我就觉得母亲无所不能,扯秧、插田、摘茶叶,她是全生产队的一面红旗,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将第二名甩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男同志干的犁田、打耙、担谷这些力气活她也是一把好手,编鱼网、纳底做鞋就更不在话下了,连裁布、缝衣这类技术活她也是无师自通,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她买布后自己完成裁缝的。
包粽子绝对是母亲的拿手好戏,她包出来的粽子总是棱角分明,好看又好吃。那时的生产队是吃大锅饭,父母亲做得再多也只有每人12个工分,带着我们五个小孩,日子过紧巴巴的。为了省钱,她不得不重复使用包了好几次的粽叶。母亲将那少得可怜的肉剁成碎沫,然后拌入一大盆糯米中,尽管我们很难从粽子里吃到我们渴望已久的碎肉,但粽子的扑鼻香味却让总我们垂涎三尺。
每年端午节那天,父母总是早早的叫醒我们,然后变戏法似的,拿出平常不知被他们藏在哪个角落的新衣服,把我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肩挑背扛的把我们带到两公里外的外婆家。外婆每次见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拉拉这个的手、牵牵那个的袖,看我们瘦了没有,或问我们听不听话之类的话。
每到节日,外公外婆总是早早的开始了准备,我们到达时,还在屋外就闻到了老远飘过来的诱人香味,外婆家的上堂下屋便成了我与表哥、表弟、表妹们玩捉迷藏、打仗游戏的天堂。当然,游戏过程中,时不时的溜进厨房偷偷地叼上一块猪肉或鸡腿是我们的惯用伎俩,外公外婆乐得直叫我们小馋猫。待到吃饭时,鸡和肉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主攻目标,粽子反而被凉在了一边。外婆、外公总是不厌其烦的将粽子重新夹到我们碗里,并讲了一大堆端午吃了粽子如何好之类的话,看着大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也跟着吃了起来,生怕端午节不吃粽子,就会如外婆所讲以后真的会缺少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外婆家的粽子实在是比我家的好吃太多,以至于那天我一口气吃了两只,直到小肚皮撑得胀鼓鼓的才作罢。也正是因为那次,我就开始埋怨起母亲,向外婆诉说着母亲的不是,又讨好的说外婆包的粽子是如何如何的好吃,外婆边笑边装模作样的斥责了母亲一番。她当然心知肚明,理解父母一手拉扯五个小孩的不易。而那一年,我因为粽子的事对母亲耿耿于怀了好长一段时间。此后的端午节,外婆家的粽子成了我最贪婪美食。
还记得有一年端午,我们到了外婆家,二姨父因为刚经过长途跋涉,口渴得厉害,把灶边满满的一碗猪油当水喝了个底朝天,外婆当时心痛辣辣的好久说不出话来,我看到外婆眼睛分明有些红了,然后看到她转过身去,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痕,而我那鲁莽的二姨父一时也紧张得不知所措,但他的身体居然没有发生任何的不适。
八十年代,农村分田到户后,家里条件有所好转,在父母的辛勤打理下,我们彻底告别了挨饿的日子,母亲也逐渐变得大方了,端午节时,粽子里的肉明显多了起来。稍长大后,我也完全明白了母亲当年的良苦用心。
上初中后,我一直在远离老家的学校寄宿,学习很紧张,端午节也渐渐的淡化了不少。参加工作后,离家更远了,特别是近几年在新疆工作期间,与家人聚少离多,节日也难得回来一趟,基本没有在家里过上一个端午节,这个曾经让我儿时无比祈盼的节日也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现在,外婆、外公和二姨父已经去逝三十多年了,那时外婆家的粽子,还有我和表哥们游戏时的快乐便成了我对端午节的全部理解和记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