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学片断赏析及反思

文章 2019-07-12 08:35:05 1个回答   ()人看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日月明》是一篇短短的韵文,课文目的在于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在抓住字形、吃透字义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汉字,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识字的热情。

我对《日月明》的教学,还得从一次教学“笔”字说起。

师:(出示一支毛笔)这是什么?(毛笔)毛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学生摸一摸)

生:毛笔杆是用竹子做成的,笔尖是用动物毛做成的。

师:所以“笔”自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竹”和“毛”组成“笔”字。

生:“竹”做部首时,叫竹字头,下面两笔变成两点。

反思:“笔”字是一个会意字,出示一支毛笔进行形象教学,当时学生兴趣很高,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利用多个感官去识记这个生字,即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而且后来我听写时全班56位同学正确率达100%。于是我想,像“笔”这样的会意字,在一年级的生字教学中还有很多,我何不照此法去教学其它的会意字?于是在《日月明》中我这样做:

让学生熟读韵文之后。

师:(出示“看”图)这只调皮的小猴子,手放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生:它的“手”放在眼睛上方正向远处看着什么呢!

师:哦,把“手”放在“目”上就表示“看”字了。谁也来“看”一下?(学生表演“看”的动作)

生:所以“看”是由“手”和“目”组成。

师:所以儿歌里怎么说的?

生:手目看。

师:这“手”可别挡住眼睛啊。

生:我知道,竖钩要变成撇。

(反思: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整天游戏、蹦蹦跳跳的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无论是在上课时间上,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上都是很难适应的,这就使得很多孩子出现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尽量的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更有利于“幼小”衔接。于是在教学中我会抓住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机会,让孩子在“动”与“笑”的同时形象地记忆、理解知识。)

师:(出示一支点燃的蜡烛)(此时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睁得大大的,吃惊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师:结合着“灭”字,请一位小朋友把这烛火灭掉。

生1:(拿着一块尺子走上前来)我用尺子盖在火上面。(做尺子盖住烛火的动作)火就灭了。

生2(激动地举起手):我知道了,尺子像“一”,下面燃着的烛火是“火”,尺子盖住了火,火就灭了。我记住了“灭”,一火灭。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谢谢你。

(反思:一些小实验、小演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神秘,十分有吸引力的,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里我让学生演示“灭”的过程,即有效控制了刚才由于做“看”而激动的局面,同时还让孩子们通过他们自己的发现记住了字形,明白了字义,这样学生记忆的时效性会大大增强。)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看、灭”这两个字,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的?(先看图说图意领会字义,再将图意和儿歌结合起来记忆字形;还可以把字表示的字义演示出来。)下面,我们同桌合作、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记忆另外几个生字,好吗?

(学生合作学习后交流)

生:我来说“尖”字,我画了一个尖尖的东西。

师: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外形和你的画有点像?

生1:笔尖、鸡嘴。

生2:谷堆、宝塔。

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1:上面小下面大。

生2:“小”和“大”组成了“尖”。所以,儿歌里写着:小大尖。

生3:“小”的竖钩变成竖了。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小”字做部首时要变竖钩为竖。

生:我画了两幅画,一幅只画了两棵小树,另一幅画了许多小树。前面这幅表示“林”,因为树很少只算小树林;这一幅表示“森”因为很多树就是大森林。我记住了:二木林,三木森。

师:你画得真棒,记得也很好。

生(抢着说):大家看,我画了一个人靠在大树下休息。这就表示“休”,我给大家讲讲,这个人走了很远的路累了,就靠在树下休息,这棵树可以用“木”来表示,所以“人木休”,我认识了“休”字。

师:但要注意,“人”作为偏旁时要……

生(抢着说):变成单立人。

师:很对,而且你画的图也非常精美。

生(高兴地):我要表演“男”字,我是男生,(跑到讲台上,做着挖地的动作)我在田里用力干活。在家里,一般是我爸爸干重活,经常在田里用力地挖土。所以,田力男。

(下面的同学也高兴地一起“干起活来”,嘴里还念着:田力男。)

(反思:我实在没想到孩子们的发现会如此精彩,在学生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轻松与快乐。我想,上一年级的语文课,要使它有激情,其实就是让学生动起了,让课堂快乐起来。)

师:说得真精彩,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借助图或者动作领会字义,还结合儿歌记忆字形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们今后遇到会意字,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一记刚才咱们学的这几个字。

反思:

一、借助事物形象,激发儿童识记生字的兴趣。

表意性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课文通过一句句富有韵律的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从而让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但是却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因而,在教学时我除了让学生根据儿歌记住字形以外,还借助图片、小演示等让学生明图意,悟字形,晓字义。在图、演、文、字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心应手,他们或看实物,或看图意,或联系生活,或亲身表演,让汉字和形象紧密地结合,饶有兴趣地悟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对字义的理解。

二、注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无论是何种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都应该是一个“扶”到“放”的过程,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他的一生都将受益非浅,所以我在学习完“笔、看”这两个会意字后,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会意字“尖……”。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用眼睛看,使他们学会观察;让他们张开嘴说,使其在畅谈获得更多学习方法;让其放开手脚演,使他们亲自感受到识字的妙趣……不仅把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同时还把学习方法教给了他们。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还获得了有益于终身的学习方法。不要小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经常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本领会越来越强。

三、体现识字快乐,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那么首先这个学习应该是充满快乐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整堂课闹哄哄的,学生光去玩了,肯定学不好。其实不然,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力强,就该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无形中他记住了该记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通过自己去发现,用他自己的方法去记忆的。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会调动自己的多个感官,提取自己生活记忆的材料帮助记忆、理解知识,其记忆持续时间会比强制记忆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在这氛围中他学会了学习会意字的方法,又将继续用自己学到的方法使这份“快乐”持续下去。每个人都喜欢参与快乐的活动,孩子们更是如此,四十分钟的课堂,使孩子们全部主动参与学习,其

课堂实效性可想而知,同时这份“快乐”对于一年级上册400个生字的记忆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