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五个男子汉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文章 2019-07-12 08:22:05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10-114页。

学情分析: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中的一篇建议略读的课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这是七年级的学生学过一篇新闻之后,第一次学习报告文学。学生对报告文学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报告文学的语言特点不够了解。

教学目标:

1、 认识报告文学新闻性兼文学性的特点。

2、 理解主人公与死亡顽强抗争的精神。

3、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本文的语言特点------既真实准确,又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默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二十三课:《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板书课题)请打开课文,为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打开课文,为自然段标序号。

【教学意图】

(1)直接引入课题,同时给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示范:说话简明。

(2)为自然段标序号,便于下面的分析与赏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准确的特点。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

师: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想请问大家,大家平时读课文怎么解决生字词的?

生A:我喜欢看课下注释。

师:你是一个善于自学的学生。同学们,课下注释有助于我们很好地了解课文,我们可不要忽视。请大家把所有的课下注释读一遍。

生:读课下注释,包括文学常识。

师:如果课下注释也没有的生字词怎么办?

生B:我可以问其他同学。

生C:我喜欢查工具书。

师:很好,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文。请看这些词语,大家读一遍。不会的或不懂的,自己想办法解决。

刨煤? 巷道? 铁锹? 矸子 撬开 瘪了? 琢磨? 搀扶? 蹭破

生D:刨煤【páo】巷道【hàng】铁锹【qiāo】矸子【gān】

撬开【qiào】瘪了【biě】琢磨【zhuó】搀扶【chān】蹭破【cèng】

师:我很高兴,这些生字词是你自己学到的。我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生:读词语。

(2)

师:解决生字词之后,我们去读课文。读课文,我们先读课文题目。第一次看到文章题目,大家有哪些疑问呢?

生E:男子汉很多,为什么说是五个男子汉?

生F:为什么说是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生G:15天里发生了什么?

师:老师记下了大家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生:默读课文。

2.再读课文

师:好,我发现一些同学在读的时候,拿着笔,在圈地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把文章读深。我看看大家读得是否认真。请问:文章写了1976年发生的哪一件大事?

生H:唐山大地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H:我通过读课下注释知道的。

师:你真善于自己学习。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新闻。我们试着把本文的内容,压缩成一句话新闻。

生I:唐山大地震的之后,五名旷工历尽艰辛,在经历15天的磨难之后获救。

师:你概括得很全面,可是,我们说的是一句话新闻,一定要简练。请你抓住句子主干,再把句子压缩一下。

生I:五名旷工在地震15天后获救。

师:很好。人物获救后,说了一句话。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品读课文

(1)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个简单的句子呢?

生J: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师:你读得很准确,声音也很大。可是,老师感觉你读得少了一点味道。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要想读好,可不容易啊。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很重要呢?请把这些词语圈出来。

生K:我圈住的是“15天”。

生L:我圈住的是“没想到”。

生M:我圈住的是“15天” 和“没想到”。

师问K:你为什么选择“15天”呢?(在题目“15天”下面划线)

生K:15天表现了时间的漫长。

师:仅仅是时间的漫长吗?请你联系文意再谈谈。

生K:哦,还有,15天表现了经历的艰难。

师:是15天左右,还是确切的15天呢?

生K:确切的15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K:7月28日,到8月11日。正好15天。

师:严谨的时间,体现了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板书:真实准确)

师:这15天,经历了哪些困难?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表现处境困难的句子。

师:请大家把这些句子读一遍好吗?

生:读。

生N:篮球那么粗的立柱都折断了。跑煤的眼儿也都堵死了。

师:立柱有多粗?你看,这个句子里,“篮球那么粗”,来形容立柱,语言马上就生动形象了,而且强调了地震之大。请你重读“篮球那么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N:篮球那么粗的立柱都折断了。跑煤的眼儿也都堵死了。

师:嗯,好多了,有了一些味道了。为了表现形式的严峻,你的语速要怎么处理?

生N:语速要慢,表现一种沉重的语气。

师:好,请你放慢语速,读出语气的沉重。

生N:篮球那么粗的立柱都折断了。跑煤的眼儿也都堵死了。

师:你读得真好,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次地震之中,让我们一起面对地震中的死与生,软弱与坚强。

师:和学生一起品读其它句子:

掏了一天刚掏空的立槽,又被上面下来的煤给堵死了。拼死拼活十几个小时,一下子前功尽弃!更怕人的,五盏灯灭了三盏!

又发生了一件怕人的事:两盏矿灯,有一盏已经发红,只剩下蜡烛头似的光。

师:这些句子仅仅是真实准确吗?它描写细致,生动形象,具备了文学作品的特征。(板书:生动形象)

师:为了表现这15天的漫长和经历的艰难,你准备怎么读?

诵读点拨:语速(语速:慢,甚至一字一拖)

生J: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师:你读得越来越好了。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

(2)

师:重要词语,大家为什么选择“没想到”呢?没想到什么?

生L:没有想到能活下去。

师:是啊,没有想到最后获救,没有想到能够挑战生命极限,没有想到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他们成为最后一批获救的人员,所以说,他们是“最后的”人。)(在“最后的”下面划横线)

师:五个人靠什么创造了奇迹呢?请划出相关句子并品读。

生O:他们靠经验创造了奇迹。请看第七段:怎么办?得出去。往哪走?往上?往下?老陈有经验,他不同意往上走。

师:几个问句在一起,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O:一种急切。

师:你要读出那种急切感啊。请你再读这个句子。

生O:怎么办?得出去。往哪走?往上?往下?老陈有经验,他不同意往上走。

生P:他们靠强烈的求生欲望创造了奇迹。请看30段:矸子真硬,扒开一条缝,人硬往里钻,肚皮蹭破了,满手的血。他拼着命撬开一块块矸子,简直是一寸一寸朝前挪。

师:为了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作者运用了一些极其准确生动的词语。请你把这些动词重读好吗?

生P:矸子真硬,扒开一条缝,人硬往里钻,肚皮蹭破了,满手的血。他拼着命撬开一块块矸子,简直是一寸一寸朝前挪。

生Q:他们靠群体的力量创造了奇迹。44段:五人挤进一节车厢。除一人在门口放哨,观察巷道尽头,继续等待灯光,其余的人都紧紧地抱在一起。身上的热量都不多了。这时候我们已经不知道时间,就这样抱在一起。

师:这些句子,既真实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困难,又生动形象描写了人物的表现。我们再读最后一段,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J:激动喜悦之情。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3)

师:其实,这个句子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词语被大家忽略了。

生R:我们。

师:为什么你认为“我们”很重要呢?

生R:我们是主人公;以“我们”的采访笔录为主要内容。

师:“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找出能表现“我们”年龄、身份、处境、心情、性格......的句子,请划出来。

其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语言的真实准确?

生S:文章最前面的人物介绍,表现了“我们”的年龄、身份,语言真实准确。

生T:22---28段,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们”的心情、性格,语言生动形象。

师:现在,你就是小王,请你再找两个和小李与老陈性格比较接近的人物,三个人分角色来读这些句子。

生U:渴,累,害怕。非常绝望,非常绝望。这个句子生动形象,表现了人物心情的绝望。

师:表现心情的绝望,为什么用两个“非常绝望”?

生U:强调。

师: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第二个“非常绝望”,要读得更重。请你再来读这个句子。

师:五个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坚强。

师: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人是男子汉,在严刑拷打中坚贞不屈的人是男子汉,在灾难发生,濒临死亡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死亡斗争以保存生命的人,也一样是男子汉。这这爷儿五个,是五个真正的男子汉!(在题目“五个男子汉”下面划横线)

我们再来读最后一句。诵读点拨:重音、标点、修辞。15天,我们,没想到(重读),两个“没想到”,两个“我们”,反复强调,后一个更强烈!

生J: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

4.拓展延伸

师:为了表达对五个男子汉的赞誉,本文的语言既真实准确,又生动形象。像本文这样,既准确,又生动,既有新闻性,又具备文学性,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就叫报告文学。通过学习这篇报告文学,大家第一次看到题目产生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了吧?我们把问号变成了感叹号!这是对文章的感叹,对人物的感叹,更是对生命的感叹!其实,这个符号还可以变成省略号。因为,男子汉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继承、发扬!

【教学意图】

《庖丁解牛》中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一篇文章也是一样,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事半功倍。

我发现文章最后一段特别耐人寻味:“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于是,我把这一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关注学生的生成,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15天: 最后的 五个男子汉

教学反思: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中的一篇建议略读的课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报告文学。这篇文章,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思忖再三,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认识报告文学新闻性兼文学性的特点。2、理解主人公与死亡顽强抗争的精神。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本文的语言特点------既真实准确,又生动形象。教学难点: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庖丁解牛》中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一篇文章也是一样,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事半功倍。

我发现文章最后一段特别耐人寻味:“15天啦,我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啊!”于是,我把这一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关注学生的生成,完成教学目标。

因为切入点巧妙,课堂的最后,我甚至有了一种感觉:“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足,比如,因为是借用兄弟学校的录播室和学生,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至于提的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另外,感觉课堂有点急,有点赶,这些都是需要注意并且调整的地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