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贺卡》教学设计反思

文章 2019-07-12 08:20:08 1个回答   ()人看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所在的城市沈阳有一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雪人,雪人的胸前插着一张贺卡,是一个叫李小屹的孩子写的,表达了她对雪人的关爱之情。而“我”被李小屹的纯真童心深深地感动和吸引,似乎作为一个成年人已经好久没有感受过这般赋予童话的美好心灵。

第二部分(第4—7段):写“我”以雪人的名义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表示愿意与她作好朋友,并祝福她学习进步,永远快乐!李小屹收到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以为梦中的神化实现了,但她的同学和父亲却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假的,是大人写的。于是李小屹再次发出贺卡发出疑问“那大人是谁?”这样的疑问也使“我”心中产生别样心情:到底是把真相告诉李小屹,还是将游戏继续下去?此时的“我”也犯难了,告诉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

第三部分(第8—9段):写“我”最后的决定:既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李小屹,又不再写回信给李小屹,就让她惊讶着,期待着,将这个关于雪人的秘密当作一次奇遇,保存在她童年的记忆里。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目标设定为: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

2.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著追求。

二、过程与方法

1. 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真诚,朴素的习作风格

三、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 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途径。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自己通过如下流程,使学生体会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童心的呵护。

㈠、创设情境 拨动心弦

㈡、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㈢、 体会情感 释疑解惑

㈣、感悟升华 结束学习

我认为设计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1、 较好地落实了预定的三维目标;

2、 重视了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安排了听、说、读、写训练。

3、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难度的问题都做了适度的

铺垫和方法的点拨。

4、 教学资源运用了DVD、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展示台、课件、板书等,多样而不

单调,适时而合理。

5、 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各个环节,整个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和点拨。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设计中还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1、 课堂流程尚欠合理应改为以下6个环节:

㈠、创设情境 拨动心弦

㈡、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㈢、诵读想象 体会情感

㈣、研读课文 释疑解惑

㈤、总结全文 点明主旨

㈥、感悟升华 结束学习

这样,更为合理。

2、设计中有几处学生能做的事教师都一一代办了,如:用课件呈现生字,可以让学再读课文的同时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次,然后自己解决。再如:最后的总结也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做, 既可以释放学生情感,又能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提高能力。

3、课时安排一课时有些紧张,应把可是调整为两课时为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