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做批发的创业故事

文章 2019-07-12 07:24:02 1个回答   ()人看过

24岁离职创业,从白手起家到创立公司,在南宁市打拼的江苏常州人蒋金龙有太多的经历。现已28岁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他尝试把电商营销加入到挖掘机配件行业,不曾料到这个想法,让他的公司营业额翻倍上升,短短3年时间突破千万,成为业内佼佼者。

入行毕业实习月薪500元

9月9日下午,南宁市东盟汽配城a区一家店面里,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挖掘机配件。公司客厅茗香环绕,一男子在与客人侃侃而谈。这人就是店面老板蒋金龙,一个中专毕业生。

蒋金龙毕业实习是到亲戚的公司任职,从事工程机械行业。虽然有亲戚的安排,但蒋金龙并没有享受到特殊待遇,与别人一样,从最低的职位做起,月薪只有500元。尽管如此,蒋金龙心态依旧保持着乐观,“没有目标,只想谦卑学习。”从仓管到销售,再到售后,4年半的时间,公司5大部门蒋金龙呆过3个,且每个部门多数职位都任过,逐渐熟悉公司运转流程。

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蒋金龙进步飞快。蒋金龙说,自己本来是个内向的人,与客户打交道多了,沟通能力有所见长。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工作能力的成熟,蒋金龙开始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给家人和未来一个交代?几经考虑,他决定创业。

辞去工作,蒋金龙与同伴到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考察。综合市场前景和地理位置,蒋金龙选择在南宁立足。“因为南宁地理位置好,面临东盟各国,国外市场潜力巨大。”蒋金龙说。

3个合伙人,80万元启动资金,2012年,蒋金龙成立南宁桂之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桂之邦)。那年,他24岁。

懂行年创300万却遭危机

公司成立初期,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前三个月亏了一二十万元。蒋金龙开始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花了15天,跑了全国8个省市,与同行取经。经多方指点,蒋金龙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定位不准确。工程机械行业这么大,方方面面都涉及是做不成的,蒋金龙毅然决定,专注于国内品牌挖掘机配件批发。

明白自己的定位后,桂之邦专注国内品牌挖掘机配件,渐渐地,生意有所起色。第一年,营业就高达300万元。这对绝大多数创业者而言,是个不小的数目。天有不测风云,在蒋金龙的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一场危机悄然到来。

2013年,公司遭遇到危机,资金周转出现困难,2个合伙人也因此离去。“那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回忆往事,蒋金龙略带感伤,“后来我之前任职公司的老板拉了我一把,真的是雪中送炭。我很感谢他。”蒋金龙从那场危机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会感恩。他说,别人遇到困难,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来日方长,说不定对方也会帮你一把。

熬过了危机,蒋金龙的生意蒸蒸日上,第二年营业额达600万元,第三年突破千万,增幅速度让人吃惊。

内行电商营销结合成行家

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传统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对蒋金龙的事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反而带来了新的机遇。

蒋金龙介绍,挖掘机配件与其它商品不一样。挖掘机配件要求精密,挖掘机配件规格型号对不上便无法配对使用,而且大部件的运费昂贵,耗时长,挖掘机出现故障只能就近找配件救急。蒋金龙意识到,要搭上“互联网 ”的顺风车,改变经营模式。

2015年,蒋金龙决定转型,线上做电商引流,线下保持销售不变。他找人建网站,做搜索优化,3个月下来,一个网上订单都没有,反而每天都在“烧钱”,一天花费近千元。“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蒋金龙就是这么个人,经朋友介绍,有10年电商经验的陈波显加入到他的团队当中。

“这是个‘墓碑式’网站,无人问津。”陈波显刚接手网站时,很是苦恼,网站是模板式的,不符合电商运营风格。茫然中,蒋金龙与陈波显参加了一家电商培训机构的试听课。课上,他们都感觉有所收获。进阶课程收费3万元,蒋金龙二话不说,直接支付二人的课程费。“当时我还在犹豫,因为太贵了。没想到他直接刷卡了。”陈波显说。蒋金龙解释道,因为自己学历不高,出来创业后发现知识很重要,需要不断学习。

学习后课堂上受益匪浅,不仅仅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更看清了挖掘机配件行业的互联网前景,蒋金龙花下重金,请人把网站改造成营销型网站,不断优化后,网站建立第1个月,就迎来了第一个订单。

实体店与网站销售相结合的模式结合,是桂之邦目前的o2o(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运营模式。通过线上展示,线下前来实体店成交,也有直接线上付款,线下安排发货,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蒋金龙奔波各地,寻求合作伙伴,目的就是在各大省会城市设立一个挖掘机配件网点,按照顾客所在地就近发货,把配件最快送到顾客手上。“挖掘机运作一旦停下,对工程进度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建立这样的营销网络,能省下很多运输时间。”

桂之邦新颖的电商营销模式,吸引各界人士前来交流,蒋金龙乐于把经验分享出去,对同行更是毫无保留。蒋金龙说:“别人忌讳与同行交流,生怕对方窃取了自己成功之道,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大家相互交流,模仿我,也是在激励我要不断创新,找到新的突破口,把服务做得更好。”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