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茶抒情散文
茶分明前,明中,明后。
明前渐嫩,明后显老,清明这一天的茶最好。
在我们那里,几乎家家都种茶树。下雨天,云浓似墨。鸡鸭在屋檐下安静的立着,把头塞到翅膀下。远远的看,茶园,石桥,桑树只剩下烟朦朦的一片。湿气沉沉,静得有些寂寥。不能总是睡觉———下雨天,好睡觉。四处走一下,东家,西家,村头,村尾。
“哎,下雨呢。”
“是咧,下不停…进来坐会儿”。
几句话,脚就进屋了。烟可以不抽,茶总是要喝的。然后就是这里那里,新鲜事老黄历,迸离了还挨着茶杯的嘴唇。
一排排,一垄垄的茶树照顾着人们一年的精神生活。
清明茶采下来,在锅里炒,一屋子清香。
炒茶还得请师傅。主要是观其成色,嚼其深味,不至于走了火候。我舅舅常常充当此角色。他人胖,声音响亮,给人信赖感。炒着,炒着,当带叶的芽失去水分,拢成蚕茧一样的形状,他撮一把闻闻味道,用手指捏出几根来搓揉韧性。末了,说,这茶好了。
具体怎么炒最好,炒多久最恰当,这是有学问的。我不关心。听大人说一会话,我就凑到煤油灯(那时候常常停电)下面看《乾隆皇帝下江南》一类的小人书。不知身处何处。
清明节气,雨露丰泽。祭奠过世的太公,婆婆也是在这几个日期,这些事情历来是我的专项任务。在人迹罕至的山崖边,在竹深叶茂的丛林里插青归来,四周薄雾冥冥,脚下滑泞,到处可见新挂的吊子,不免慌张,只想一口气奔到家里,喝上一杯新茶,驱驱“鬼气”。
清明茶有这个功效。
在二中读书时,很多人喝茶,他们都喝得很酽,苦得像药。免得上午打瞌睡。但过犹不及,晚上兴奋者大有人在,有人半夜起来练“缩骨功”穿越栅栏给暗恋的女生写字条,放在课桌上以表白心迹。很有胆识。只可惜这位兄台还是被拒绝了。我们一帮子看戏的不怕台高,经常拿此事揶揄一下,万幸这位主演看得开,没有消沉得一塌糊涂。
我说这都是茶叶惹的祸。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摘茶,炒茶,还算是比较轻闲的一项。这是有些意味的。
在多雨的故乡里,等清明茶炒过,喝过后,就该忙开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