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乡撂荒的土地

文章 2019-07-12 07:14:44 1个回答   ()人看过

随着亿万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中西部农村已开始出现大量撂荒的土地。与之同时撂荒的,还有老人的奉养、孩子的教育。

从小跟着父母与泥土打交道,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后来尽管站上讲台,但仍过着亦教亦农的生活,期间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对着家乡庄浪广袤的层层梯田,我的心里怀着炽热的爱。当散步于田间小路的时候,我的热血在沸腾,内心翻涌着一股热情;当我踏上窄窄的田埂的时候,内心就难以平静,是她养育了我的祖祖辈辈,内心不油然生出一种崇敬之情;当我对着眼前撂荒废弃了的土地的时候,思绪万千,感慨万端,不油然痛心疾首。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但土地是私有的,长期生活于此的农民,仍然耕耘不辍,春耕秋收,在微薄的土地上收获着他们希望。逢上太平盛世外,除了交纳赋税以外,仍能平安度过一年。男人为此累弯了腰,女人也要为此锁愁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着黄土地,经受着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在土地上玩耍、播种、埋葬。

二十世纪50年代初,进行土地改革,农民们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得解放。那种欣喜劲可想而知,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成了土地的真正主人。老百姓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理想总算得以实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生活的保障,就有了他们生命的根。他们不再拖儿携女,背井离乡,固守着这一片热土。

二十世纪80年代,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被分到千家万户。父老乡亲敲锣打鼓,笑逐颜开,从此走上了吃饱穿暖的道路。他们早起晚息,把地犁上一遍又一遍,把草锄上一遍又一遍;他们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他们施肥浇水,精心侍弄着庄稼,把地的沟沟畔畔都种了庄稼,在这片贫瘠的的土地上,收获着希望。在我们的祖辈、父辈的心中,土地无异于他们的孩子,是他们的精神依恋,他们是那样深情地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

他们把汗水希望,播撒在这片热土上,苦心人天不负,汗水变成了金黄的小麦玉米,家家有了余粮,户户盖上了新房,家具电器更新换代,时尚衣着不逊城里人,家乡人正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解决了温饱,朝小康迈进。

土地、梯田,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肌肤,都粘着土粒。当我躺在土地上手里涅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新翻泥土的气息唤醒我的童年,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金灿灿的油菜花,起伏的金黄麦浪,青纱帐般的玉米地,颗粒饱满等待收割的大豆,火红的高粱,弯腰的谷穗,撒欢的马儿,悠闲的羊群……这一切是多么熟悉啊!当我把耳朵贴在地上,感到大地的脉搏的跳动,我感到我和她融在一起。故乡的土壤无与伦比,四季如画。

在春天,泥土散发着馨香,夹杂着返青麦苗的味儿,沐浴在蒙蒙细雨之中,等待着耕耘播种。夏天,田在山中,绿树相衬,一碧万顷,加上白墙红瓦、袅袅炊烟、劳作的三五人群,此时的梯田像一卷卷绿色的画卷。金秋之季,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打谷场上堆起了小山似的垛,屋檐下的辣椒红似火,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隆冬季节,收获的庄稼地被耕得平整松软,积蓄着力量,似在等待来年的奉献。

放羊者的歌儿传遍了一道道湾,翻过了一座座山。这一片土地是多么美丽,多么富饶!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了祖祖辈辈的汗水泪水,留下了他们的欢歌笑语,留下了他们的失望希望,留下了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

生为黄土人,死为黄土魂。那里黄土不养人,那里黄土不埋人。土地是农人耕作的平台,农村人在大门垛子的方砖上刻着“耕读”二字,或书写着“耕读世家”,旨在告诉子孙,田不可不种,地不可不耕。上世纪90年代,天大旱,赋税重,种了倒搭本,精打细算划不来,但老百姓没有放弃一分地,农人不种地就等于失业,不种地就无事生非,就成了流民,这是多可怕的事。

望着莽莽苍苍的土地,我的思想的野马奔驰了很远很远,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一些农村,土地撂荒、弃荒现象时有可见。城区有,川区有,山区更多。田园荒芜,荒草萋萋,野兔野鸡时常出没,关山一带还有野猪猪獾的踪迹。

田间缺少了人影,给人一种凄凉悲伤之感,昔日救命的土地成了累赘,让人觉得实在可惜。现在免收农业税,又有耕地补贴,国家一直采取各种措过施,鼓励农民多种田,种好田,但又有几人认认真真耕种呢。的确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并不等于我们的粮食储备十分充足。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都不喜欢参加农业劳作,他们宁愿进城去打工,因为这样来钱快,收入高,而且体面。

这样一来,好多青壮年男女都出门了,只剩下一些老少妇孺,由他们照看着那些薄田。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时,真担心多少年后又有谁来经营这些土地呢?谁又能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永不受缺粮之患呢?

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我们农村除了大量的土地撂荒,与之同时撂荒的,还有老人的奉养、孩子的教育。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一个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处都处于饥饿状态的人群的问题出现了。老人们劳动强度大,经济状况差,生活水平低,看病就医难,内心孤独寂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不浓;道德意识淡薄,行为不良;性格上有缺陷,心理上有障碍;存在安全隐患。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长期压抑烦躁焦虑,缺乏安全感。着诸多问题困扰着农村,他们荒不起,老人需要儿女的孝敬,孩子需要父母的痛爱,妻子需要丈夫帮助。

面对故乡撂荒的土地,我常想土地不仅仅是农人的衣食父母,更是农人固有的精神家园。土地是农人们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在精心的侍弄,耕耘、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怕有一只虫子,怕有一个土块,一刻也不闲着。农闲之际,他们有事无事,都要在田间地头转转,比比这家地,看看那家田。走亲串友,不是谈论耕牛,就是谈论庄稼的收成,围绕着土地总有说不完的话。也慢慢形成了闭塞落后,安土重迁的思想。

广大农村,一个个的村庄,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同吃一块地里的粮,同饮一眼泉中的水,来来往往,形成了一种不是血脉胜似血脉,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乡情关系。土地养育了他们的性格,他们勤劳善良,淳朴憨厚,有韧性,休戚与共。,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固有的社会基础,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耕文明,民族结构更为稳固,民族的优秀文化薪火传承。农村人,同住一条巷,低头不见抬头见,乡里乡亲,遇有困难,家家帮助;有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城里人没有什么维系他们的关系,同住一栋家属楼,甚至连对门的姓名都不知道,见面形同陌路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家乡的土地,你就成了流浪者。

土地是文明的滥觞,世界文明发源于农耕文明。先辈们屡次告诫后人:人哄了地皮,地皮哄了肚皮,土地不可丢,土地不可荒芜。正是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让后人珍惜劳动成果,才让子孙后代体验到稼穑的艰辛,知道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难”,从而砥砺他们的思想,磨练他们的心性。国家一理,对一个家庭而言,耕地就是他们的国土。摒弃土地那有家,无家那有国,这样才形成了文明民族的美德——爱家爱国的思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年轻时闯荡四方,年老时要叶落归根,这还不是对生他养他土地的眷恋吗?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但他们现在连一个稳定的家园都没,更何谈文明的传承。

我不否认商业文明的长处,但也应该认识到农耕文明的好处,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即便是家庭经济不再需要种地,但也可以种几分。土地这个朋友不能随便弃,她是生命家园。曾国藩,这个清晚期的名臣,对他的家人十分严格,要求子孙们要下田劳作,妇人们则要亲自纺线织衣,浇园种菜,要让后代子孙记住农业劳作的艰辛。曾公尚能如此教育子孙,我们后人岂不汗颜。今天土地闲置撂荒,已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到处都有,这不能不引起国人的思考。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