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底下就是路》阅读附答案

文章 2019-07-12 06:41:16 1个回答   ()人看过

张晓风

⑴走下地下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⑵我站住,盘算一番,要去找个人来问话。虽然满车站都是人,但我问路自有精挑细选的原则:

⑶第一、此人必须慈眉善目,犯不上问路问上凶煞恶神。

⑷第二、此人走路速度必须不徐不急,走得太快的人你一句话没说完,他已窜到十公尺外去了,问了等于白问。

⑸第三、如果能碰到一对夫妇或情侣最好,一方面一箭双雕,两个人里面至少总有一个会知道你要问的路,另方面大城市里的孤身女子甚至孤身男子都相当自危,陌生人上来搭话,难免让人害怕,一对人就自然而然地胆子大多了。

⑹第四、偶然能向慧黠自信的女孩问上话也不错,他们偶或一时兴起,也会陪我走上一段路的。

⑺第五、站在路边作等人状的年轻人千万别去问,他们的一颗心早因为对方的迟到急得沸腾起来,哪里有情绪理你,他和你说话之际,一分神说不定就和对方错过了,那怎么可以!

⑻今天运气不错,那两个边说边笑的、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就很理想,我于是赶上前去,问:

⑼母该垒,(不该你,即对不起之意)德铺道中顶航(顶是怎的意思,航是行走的意思)?我用的是新学的广东话。

⑽啊,果边航(这边行)就得了(就可以了)!

⑾两人还把我送到正确的出口处,指了方向,甚至还问我是不是台湾来的,才道了再见。

⑿其实,我皮包里是有一份地图的,但我喜欢问路,地图太现代感了我不习惯,我仍然喜欢旧小说里的行路人,跨马走到三岔路口,跳下马唱声喏,对路边下棋的老者问道:

⒀老伯,此去柳家庄悦来客栈打哪里走?约莫还有多远脚程?

⒁老者抬头,骑者一脸英气逼人,老者为他指了路,无限可能的情节在读者面前展开我爱的是这种问路,问路几乎是我的碰到机会就要发作的怪癖,原因很简单,我喜欢问路。

⒂至于我为什么喜欢问路,则和外婆有很大的关系。外婆不识字,且又早逝,我对她的记忆多半是片段的,例如她喜欢自己捻棉成线,工具是一只筷子和一枚制钱,但她令我最心折的一点却是从母亲听来的:

⒃小时候,你外婆常支使我们去跑腿,叫我们到XX路去办事,我从小胆小,就说:妈妈,那条路在哪里?我不会走啊!你外婆脾气坏,立刻骂起来,不认路,不认路,你真没用,路鼻子底下就是路。我听不懂,说:妈妈,鼻子底下哪有路呀?后来才明白,原来你外婆是说鼻子底下就是嘴,有嘴就能问路!

⒄我从那一刹立刻迷上我的外婆,包括她的漂亮,她的不识字的智慧,她把长工短工田产地产管得井井有条的精力以及她蛮横的坏脾气。

⒅由于外婆的一句话,我总是告诉自己,何必去走冤枉路呢?宁可一路走一路问,宁可在别人的恩惠和善意中立身,宁可像赖皮的小幺儿去仰仗哥哥姐姐的威风。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状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⒆每次,我所问到的,岂只是一条路的方向,难道不也是冷漠的都市人的一颗犹温的心吗?而另一方面,我不自量力,叩前贤以求大音,所要问的,不也是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吗?

⒇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谁也不是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天涯的道路也无非边走边问,一路问出来的啊!

1.(2分)文章开头描写了车站人群汹涌的情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2分)请说明第⒂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4分)请赏析第⒅段中的划线句。

4.(3分)作者为什么喜欢问路?文中交代了三条理由,请逐条概述。

5.(6分)选出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

A.本文开头中一波、一涛的复沓描写,具有潮水迭起的音效,形象地写出了人潮如海潮;也是铺垫这么多的人作者会找谁问路呢?

B.在作者的叙述中,她是向两个边说边笑、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子问路的,她们不仅告诉了作者该怎么走,还将作者送到了正确的出口,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C.⒁段划线句中怪癖一词, 本来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文中作者借用这个词,突出了她对问路这种做法与众不同的态度和极度地喜欢。

D.学会问路,其实是圣贤、先知在人群中以谦卑的姿态学会求助他人,摆脱自恃甚高的盲目,认识到得到善意的帮助也是幸福。

E.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 因为问路是直接从外婆那学来。

F.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指的是无所不知的人。

6.(4分)问路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体触碰陌生人心灵的过程,请依据文本,分条探究出作者对这一点的体会和思考。

答案:

1.(2分)设置典型环境,并以人群汹涌引出个体的容易迷失,为下文写我的问路作铺垫。

2.(2分)在文章中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还交代了我喜欢问路的原因,以及外婆对我的影响。

3.(4分)运用排比,充满感情地表达出自己对问路这件事的喜爱;又运用类比,将自己比作小幺儿,把怀着善意指点自己的人们比作哥哥姐姐,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在问路中感受到人间温情的幸福与快乐。

4.(3分)①我不喜欢地图的现代感而喜欢古老的问询方式; ②所问对象和他的回答具有一定的未知性,给人以好奇和遐想;③我对外婆的崇敬和她对我的教诲。

5.(6分)D、E(D. 圣贤、先知有误)(E.问路是妈妈从外婆那学来,再告诉我的。)

6.(4分)本题考察对文本思想意蕴的探究,依据文本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断、阐述即可。以下几个方面,均为得分点:

①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都是可能问询的对象,但要问得真切,必当有所选择;

②每一次问询都意味着与一颗心灵接近,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常常感动我们的内心;(或:在问路的过程中,感受那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善良和温情。)

③幼时外婆的教诲,其实是让我学会与他人沟通,获取可得的帮助;

④在漫长人生中的每一次跨越和发现,都需要以谦卑的姿态获取;

⑤问路的过程也是检验自我和体察他人的过程,问本身也是真诚的试金石。

⑥当我们在繁华世界,为光影迷惑而感到精神孤立与无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津口的问询与寻找。

⑦人如果具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十分珍贵的,人不是一出生就是万能的,干任何事无非是有问才干成功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