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反思范文
前段时间,女儿买了海伦·凯勒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认真地阅读,很投入很有感触的样子。我就郑重其事地向我的学生推荐。事后向学生打听阅读情况,他们都说很好,很受感动,我听了非常满意,更受到鼓舞,于是两周后我就安排了一次习作。
我先发放了自己复印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特别投影了海伦·凯勒的那段名言:“那充满世界的绚丽多彩的景色和千姿百态的表演,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人类就是有点儿奇怪,对我们已有的东西往往看不起,却去向往那些所没有的东西。然而,在光明的世界里,将视力的天赋只看作是为了方便,而不看作是充实生活的手段,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以为学生会跟我一样喜欢这样的语句并为之感动,便带领他们读读议议,畅谈感想,然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谁知半数学生竟一脸苦相,似无从下笔,半节课过去,还挤不出三行字。我纳闷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作文水平较好的,让他读自己写的稿,想给大家一点启发,却发现也是平淡稀松,只写了些套话空话,诸如“我们不能向命运低头”、“要勇敢地挑战人生”之类。连看了三份草稿,都没有读到一两处我预想中的深刻、警醒的好句,真让人失望、扫兴。
就在我深表不满之时,前排一位学生的低语让我忽然有所触动:“真的不想写读后感,我宁愿自己写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当时心中不由一震,一种莫名的同情心油然而生,竟不再气恼,更没有嘲笑,几乎一下子改变了立场。是啊,或许令我们成人感动的,未必就同样打动孩子的心灵,何况是成人精神世界里这类非同寻常的崇高与卓越,这种孤高不群的情怀与心志。对此我们只求学生能有所触动,生出敬佩之情即可,实不该指望孩子对它有多么深刻的领悟,更不必让他们抒发议论与感慨。或许少数心智早熟的孩子会有所感悟,但对多数学生而言,恰似揠苗助长、赶鸭子上树,即便硬写了几句,也是言不由衷,而且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同时,我又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里面也谈到学生最不愿写的文体就是读后感,我何苦勉强学生为其所不愿为呢?缺失了言语动机与热情,还能指望言语的生动鲜活吗?难道我愿意欣赏孩子因无力应付写作而忍受折磨、煎熬?还是等着孩子为了完成任务而违心地说出假话、空话?
“自己写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多好的主意啊!我似灵光一闪,当场决定改题——就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题,自己作文!果然,此言一出,竟赢得满堂叫好,学生积极响应。
接着,我跟学生一起探讨题目内涵,一起确定习作要求和目标:发挥想象,如果自己只剩三天光明了,你将如何利用仅剩的光明,去看哪些人或事物?为什么这样安排?简单的谈话后,学生就满怀热情地投入了写作。
约半小时后,初稿完成,请了几名学生读稿交流。有一个写道:“我会仔仔细细地看看爸爸和奶奶,看爸爸来校门口接我时温暖的笑容,看奶奶为我整理房间时慈祥的面庞,我要把他们的模样永远记在心里;再最后一次看看妈妈的照片,跟她说声‘女儿长大了,妈妈,你就放心吧’……。”另一名学生写道:“我会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旅游,我要乘坐巨轮去看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想去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最好能骑上一匹骏马……”还有一位男生动情地写道:“如果只剩三天光明,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次足球赛,看自己喜爱的球星驰骋绿茵场,我一定为他们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有一位女生别出心裁地写道:“我还会好好儿看看镜中的我,把自己的形象清晰地印在记忆深处,在寂寞与黑暗里我可以回味这张可爱的笑脸。”也有一名学生写到,他想和表哥一起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电子游戏,大战一天一夜过把瘾。
一开始我觉得还是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总认为学生写得随意,缺乏主题提炼,立意不高,因而前几篇的评价语也较苛刻,如:“你怎么老想着自己?”
“就想不到别的更有意义的事吗?”幸好我及时发现学生的读稿热情逐渐减退,语句不再生动活泼,才猛然醒悟过来:我不能挫伤了学生。他们在真情流露,在倾诉真实的心声,展现真实的自我。对写作而言还有什么比表达真实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呢?对于多数孩子而言,怎么能够指望他们都具有海伦·凯勒般的情怀?我们不能用“忘我就是快乐”、“人生之乐在奋斗”这样的高论来要求学生,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幸福。诚然,对诸如海伦·凯勒般的高尚,我们的学生自然应当敬佩,却未必就要求孩子产生“自惭与羞愧”。写作应当尊重和呼唤真实的生命情感,为了讨好阅卷者而言不由衷地说些违心的假话、大话、空话,那才是写作的悲哀,也是写作的末路。
想到这里,我就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方向:顺应学生,赏识学生。随即调整了既定目标,在接下来的读稿交流评价中,坚持多肯定、多赏识、多鼓励,在此基础上坦诚对话,互相交流、改进。最终,学生都写出了独具个性、精彩纷呈的佳作,我和他们一样倍感骄傲和欣慰。后来,还选择了一部分作品编印成小册子,更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了创作和发表的愿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