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为难学生,却被学生难住了》的教学反思案例
为了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积极营造观课文化氛围,我们教研组决定每人一学期必须上一堂校内观摩课。去年我在华师大教育硕士班学习一年,今年领导安排我任教初三,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当时学生正处于全面复习阶段。复习观摩课怎么上我心中实在没底,此时我的复习进入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按过去习惯,复习课总是先帮助学生罗列知识点,然后讲解例题,再辅之练习。在华师大学习期间,我对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印象颇深,考虑到班级平时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融洽,我准备采用交流讨论的教学方式。
那天,听课的教师很多,大家都有些紧张。我先让学生回忆四边形的概念,作了凸(凹)四边形区分后,接着就直奔主题:“给一个凸四边形,加上什么条件才是平行四边形?”学生接二连三说了许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任意邻角互补;3.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4.对角线互相平分;5.两组对边相等;6.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7.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8.成中心对称。
课上得很顺利,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回答的理由也很充分,我暗自高兴。“还有吗?”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了。我心想怎么没人提“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是平行四边形”?因为这一命题的反例不太容易构造,所以我把它作为这节课的“杀手锏”,正等学生上圈套呢。我等了一会儿,结果还是没人提,怎么办?
为了打破僵局,我故意提高嗓门:“有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十分正式地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教室里立刻哗然。
A同学说:“是的,在四边形ABCD中,假设AD=BC,∠B等于∠D,因为AC为公共边,所以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全等……”还没等他说完,后面有许多同学叫起来了:“边边角,不能判定。”A同学恍然大悟,笑了笑,坐了下来。“谁来试试?”有人嘀咕:“好像不是?”我接过话茬:“认为是的,给出证明;如果不是,举出反例。”B同学举手了,“A同学的证法不对,但不意味命题是假的,在四边形ABCD中,仍然假设AD=BC,∠B等于∠D,过C、A点分别向对边作垂线,垂足E、F,这时三角形BCE与三角形DAF全等,得CE=AF,∠BCE等于∠DAF。由此判定三角形ACE与三角形CAF是全等的,所以∠ECA与∠FAC相等,因此∠BCA等于∠DAC,所以AD平行于BC,所以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过程看起来没漏洞,这怎么可能呢?问题在哪里?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还是先听听其他学生的意见吧。
C同学说:“B同学都证出来了,还有什么话说!”我顺势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AB=AC,在BC上取一点E,连结AE,作∠AED等于∠EAC,并且ED=AC,这样得到的四边形ABED符合条件:AB=DE,∠ABE等于∠ADE,但不是平行四边形。谁是谁非?教室里的空气顿时凝固起来。
B同学又接着发言:“老师,你已举出反例,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命题是假的,可是我还是没发现我的证明在哪里出了问题?”C同学抢着说:“这样的反例谁又能想到呢?老师你是怎样想到的?”正当我显得有些尴尬,下课铃响了,感谢上苍留给我继续思考的机会。
课后,教研组对这堂课展开了讨论。
话题1:毕业班这样上复习课可行吗?
贾老师:这堂课的特点是,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深入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之多令人大开眼界,这是课堂数学共同体活动的结果,显示了学生学习的巨大创造力,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以平行四边形为中心的图式得到了重新建构,图式网络进一步精致化。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积极的。但是课堂交流需要时间,复习进度怎么办?学生要不要解题训练?最后中考怎么办?
郝老师:我认为这涉及到评价的问题。评价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西方强调的是对数学的理解,而我国历来注重“双基”训练,苦练基本功。因此考试关注知识的覆盖面,重视解题的熟练程度。为了考试得高分,“大运动量训练”成为老师、学生的共识。不搞“大运动量训练”就得不到高分吗?我看未必,数学复习应从“反思”、“整合”、“运用”、“创新”这四个方面去考虑,关键是怎样处理“理解”和“训练”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家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时教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应该尽快在课堂上有所体现。
话题2:学生B的问题出在哪里?
谭老师:黄老师的最后一个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学生B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有一组对边相等,一组时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不同于“三角形有两个钝角”这样的假命题。后者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判断其伪。但前者既含有真的情况,又含有假的情况,不能靠逻辑推理来判断真假,只能靠构造反例来说明。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