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新学期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对学生的情况还不很熟悉,在这种情况下,黄小俊老师首当其冲,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实属不易,我代表个人也代表大家感谢小俊老师!
黄老师执教的《轮椅上的霍金》是今年刚出现的新课文,对我来说,它是陌生的,所以,让我在这儿评课,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就自己听后的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听了这堂课后,有两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是黄老师在这堂可中践行了《语文课标》中的教学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黄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践行着这些理念。他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把成块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下心来默读,并要求学生提笔写写自己的体会,充分让学生触摸语言,与文本对话,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实现的。黄老师在本课中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指导读,除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说感悟外,教师还善于抓住时机,在学生情感勃发之际激发学生说成段的话。如:“了解了霍金,面对霍金像,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课后作业是以“轮椅上的霍金,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本课中学生除了感悟到霍金的精神,受到情感熏陶之外,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是黄老师在这课中找准了切入点,把握了关键点,取得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黄老师在课的开始就选准了切入点,以女记者采访时的问题导入,抓住“悲悯”一词,把住了学生情感的脉搏,以“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这一问题导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语文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训练点很多,要在一堂课内把握住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语文教学也要求注意整体感悟,切忌烦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课文的重点。本课黄老师抓住了三处关键点:1、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2、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3、面对女记者的提问霍金的回答。把握了这三点,命运多舛的霍金那种热爱科学、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敬佩、景仰之情充溢心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一个小环节提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黄老师商榷。课一开始,黄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记者,你想向霍金提什么问题?黄老师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是否仓促了些?可否加入这样一个环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霍金有了初步的了解。说说你了解到什么?这样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催生了情感,以情入境,以记者的身份与霍金对话,情动而辞发,可能学生的问题会更多、更有价值,对整堂课的学习也有帮助。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