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学反思
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问作为议论文的名篇,读来气势磅礴,教来觉得获益匪浅。借助于多媒体和录播教室,效果清晰,展现了课堂的各个方面,也暴露了自己教学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1.课件的使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使用了朗诵视频,增强了直观性,师生的朗诵少了时间,也是一种损失。课件展示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如司马迁、欧阳修等,教师根据相关内容作出补充,局限于课件的内容,课堂呈现出来的生成性容易与课件不符。因此,课件的使用需要时间的磨砺。
2.教学效果
由于录课的正式性,学生们正襟危坐,少了许多上课的发散性,老师站在一个位置,动作死板,不利于与学生交流,缺少了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教学效果生硬。
3.问题的设计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集中展示自己的主要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精心准备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学会取舍,既会备教材,也会备学生,使课堂在难易适中中进行,不至于太紧张,也不至于太松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