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
导语:凿壁借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
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一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二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凿壁借光的道理故事三
从前,有一个人,叫匡衡。每一次,他在地主的盘里放养、砍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没有钱,家里很穷,还很想读书。
他向邻居程不识借书,可是,程不识不但没有借匡衡书,还说:“你看看你自己,还是把自己养活了再说吧!”
一位好心人知道了,第二天早晨,好心人给了他一本书,匡衡很高兴。于是,早上他打工,只有晚上,夜深了,他才能看书,但光很暗,他根本看不见字。这时,一丝微弱的光线照了进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街上捡了几根树枝。回家后,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等邻居睡觉了,他就要用树枝磨出一个大洞,突然,他发现邻居家一些动静,立马停了下来,直到动静没了,他才动手接着挖。每挖动一点,他都要把书拿到洞口来看一下,字都很模糊。当他最后一次把书放在洞口时,字变得清晰了。匡衡十分开心。
这本书 很快就看完了,他没书看。匡衡向地主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我帮你打工,你就用付我工钱,只要给我一本书就行了。”地主连连同意。
每当匡衡获取一本书时,他都会津津有味地看。他读遍了所有的书。
最后,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宰相文学家。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