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成长故事
每一个人都在奋斗,在竞争,奋斗是必然的,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着,奋斗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为大家分享了励志的成长故事,欢迎借鉴!
励志成长故事1
上世纪2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的热起,在一个名叫赫佐格奥拉赫的德国小镇上,先后出现了三家运动鞋作坊。其中有位老板才20岁出头,他起初是一位跟着父亲在街头摆摊的修鞋匠,后来因为从体育上看到了商机,才大胆投资办起了一家制鞋作坊。
有一次,小伙子和另外两家作坊的老板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纽伦堡推销鞋子。车到半路,上来一位拎着一大包帽子的推销员,那是一位无时无刻不想着业务的推销员,一上车就从包里取出几只帽子来滔滔不绝地向小伙子他们推销了起来。
小伙子和那几位老板也是去推销产品的,对那人的帽子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他的两位伙伴纷纷把头侧向了另一边看外面,可小伙子却不一样,他饶有兴趣地听着那位帽子推销员讲话。后来,那位推销员问他:“买一顶帽子吧!等我下车之后你就要错过这个好机会了!”
“你的话很有道理,但你的形象使我的购买欲打了不少折扣!”小伙子认真地说。
“我的形象?你是说我的穿着不得体?”帽子推销员纳闷地问。
“不,你虽然戴着非常不错的帽子,穿着非常不错的服装,但你的鞋子上沾满了灰尘甚至是污泥,而这足以间接地影响到你的产品形象!”小伙子说。
那位推销员听后连忙拍了拍自己鞋子的脏泥,但很显然,鞋子上的污泥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拍掉,他尴尬地说:“做推销员东奔西跑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对!可是你如果穿着一双随时都能擦干净的运动鞋,那这些就完全可以避免了!”小伙子边说边伸出脚,然后往自己的鞋子上洒了一些灰尘,接着用湿布一擦就干净了。
帽子推销员眼睛一亮,觉得穿运动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走路比穿靴子轻松,最主要的是它能像皮鞋一样去擦就能干净,可以保持好自己的最佳形象,这样也就不至于再像刚才那样,因为形象问题而使别人的购买欲降低!
帽子推销员忍不住问小伙子这种鞋子是哪儿买的,他激动地表示下车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买一双这种鞋子。这时,小伙子把身边的大鞋包打开来说:“你现在就可以从这里买一双!”
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位向小伙子不断推销帽子的人,最终从小伙子的手中买走了一双鞋子,而与小伙子一起的那两位老板,却始终侧着头,无所事事地把眼睛看在车窗外面。
几年以后,小伙子的作坊发展成了一家大型的制鞋公司,而另几位作坊老板还举步维艰地在原地踏步,最后甚至停业进了小伙子的公司打工。他们曾经问那小伙子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小伙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你们眼里,只有想买鞋子的人才是你们的顾客。在我眼里,任何人都是我的顾客,包括那位一心向我推销帽子的人!”
这位小伙子的公司,就是后来扬名世界的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而他本人,就是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道夫·达斯勒。
励志成长故事2
动物学家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上一张带抽屉的桌子,抽屉里放一个苹果,然后把抽屉拉开,拉到猴子能把爪子伸进去但又不能把苹果拿出来的程度,猴子来了以后,立即兴奋地把爪子伸进抽屉拿那个苹果,但又拿不出来,努力了很久也无法拿出,只好悻悻地走了。但有一个猴子很聪明,它一开始也像其它猴子一样没能拿出来,但它改变了战术,它把两只爪子都伸了进去,把抽屉里的那只苹果掰成了几瓣,再一瓣一瓣分别把苹果拿出来吃掉,然后迅速地跑进森林里去了。
我有个同事,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英语水平一般,但两年后就能阅读英文原版的报刊了,我很惊讶,问他是怎么学的,他说:“一个人能掌握5000个英语单词,看英文报刊就没问题了。”“你的工作那么忙,是怎么学会5000个单词的呢?”我又问。他说:“5000多个单词的确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我每天只要求自己学会10个单词,这样一个月下来我就能学会300个单词,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学会5000个单词了。”我听完他的话之后也很有感触,每天只记10个单词,一年半左右就能轻松掌握5000多个单词。看来,无论多么大的目标,一经分解就容易得多了。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选手山田本一获得了冠军,两年后的1986年,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马拉松国际邀请赛中,山田本一再度夺冠,人们非常好奇,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只是说“我是用智慧战胜对手的”,他究竟用什么样的智慧战胜的对手?人们不得而知。10年后,山田本一出了一本自传,介绍了自己成功的方法,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会乘车仔细观察一下比赛线路,用心记下沿途所有的标志性事物,比如一棵树、一个电线杆……比赛开始后,他就以每个标志性事物为参照物,把漫长的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然后个个击破,这样一来比赛就轻松了很多,所以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冠军。
每一个巨大的成功,其实都是由许多个细小的成功组合而成的。我们每完成一个细小的成功,就向大成功迈进了一步。将大成功分解,然后分段去实现,虽然每次只能得到一点点的成功,但点连起来就会成为一条线,线连到一起就会成为一个面,由小到大,梦想就会越走越远,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励志成长故事3
拉伯雷说,机会之神的头发只长在前额,一旦放它过去,光秃秃的后脑什么也抓不住了。机会不但是头发只长在前额的奇怪之神,机会还是牛的尾巴。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农场主漂亮的女儿为妻。于是,他来到农场主家里求婚。农场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说道:“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出3头公牛,如果你能抓住任何一头公牛的尾巴,你就可以迎娶我的女儿了。”于是,他们来到了农场。年轻人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农场主放出的第一头公牛。不一会儿,牛栏的门被打开了,一头公牛向年轻人直冲过来。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大而且是最丑陋的一头牛。他想下一头应该比这一头好吧。于是,他让这头牛穿过牧场。
牛栏门再次打开,第二头公牛冲了出来。然而,这头公牛不但体形庞大,而且异常凶猛。“哦,这真是太可怕了。无论下头公牛是什么样的,总会比这头好吧。”于是,他连忙躲到栅栏的后面,让这头凶猛的牛穿过牧场。不一会儿,牛栏的门第三次打开了。当年轻人看到这头公牛的时候,脸上绽开了微笑。这头公牛不但体形矮小,而且还非常瘦弱,这正是他想抓的那头牛。当这头牛向他跑过来的时候,他看准时机,猛地一跃,正要去抓住牛尾巴,但是这头牛竟然没有尾巴!
机会的“牛尾巴”就是这样稍纵即逝,稍不留神,它就会跟你擦肩而过。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做事情总是失败。于是他就开始怨恨这个世界的不公,做事心灰意冷,完全失去了人生目标。有天晚上,他睡觉梦到了一位神仙。于是就对神仙诉苦说,这个世界怎么对我这么刻薄啊,为什么机会总不光顾我。那位神仙告诉他说,你明天一起床就走,走到一座桥上去,去问桥上的某某人问他是不是叫“机会”。如果是的话,你就紧紧地抓住他的手不放。从此以后,机会就会垂青于你。这个人第二天按照梦中神仙的吩咐去做了。他大清早就起床走啊走,走了整整一天也没遇到一个人。天快黑的时候,他终于走到了一座桥上。刚好有个穿着破烂的老头从桥上过来。这个年轻人就想,这人这么老了,而且还穿得像叫花子一样,肯定不是“机会”。于是,他就垂头丧气地回了家。晚上他睡觉的时候,又梦到了那个神仙,就问神仙为什么要骗他。神仙告诉他说,我没有骗你。你不是在桥上看见了一个老头吗?年轻人问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神仙告诉他说,那老头就是我,我就是“机会之神”啊。
机会是头发只长在前额的奇怪之神,机会也可以是牛的尾巴,机会还可以是穿着破烂的老头。
总之,机会就这样一种德性:当它出现在你面前你却没有抓住,它留给你的就只有遗憾。
励志成长故事4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招聘一名市场经理,主要负责非洲地区可口可乐市场的开拓。由于是全球知名企业,再加上可口可乐公司开出的薪资待遇也明显高出其它的公司,因此一时间前来可口可乐公司应聘者络绎不绝。在这些应聘者中不少人都在一些大企业中担任市场经理,也有一些名校出身的博士,甚至双博士,还有一些小企业的主管前来应聘。
最后经过激烈的选拔,可口可乐公司确定了两位人选。这两个人一个是美国人,另一个是中国人。这两个人条件都差不多,学历都是名校毕业,而且都在大企业担任过高管。惟一不同的是两个人的简历,美国人的简历把所有的工作都列了出来,成功的,失败的都有,而中国人的简历则只是列出在那些公司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对于曾经的失败很少提及。
一时间可口可乐公司人事部陷入了僵局,有的人主张选美国人,因为可口可乐公司是美国公司,美国人更熟悉可口可乐,另一部分人则主张选中国人,因为需要打开非洲市场,而且可口可乐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可口可乐人事部在无奈之下把两个人的简历上报到了可口可乐总部,希望总部能够确定人选。
果然当可口可乐人事部把两个人的简历上报到总部不久,总部很快就做了决定,选择那个美国人,并派了一名专员约翰过来解释原因。
约翰到了人事部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选择美国人,而是先给人事部的工作人员讲了一个小故事: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波士顿的科技业很厉害,著名的美国高速公路正好经过波士顿,而且政策也向科技方面倾斜,因此波士顿有许多高科技公司;可是到了80年代,硅谷取而代之,硅谷成为美国乃至全球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硅谷也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两地的一起一落?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课题小组经过一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硅谷像一个年轻人,更敢冒险,并包容错误,而波士顿则像一位傲慢的长者,视犯错为耻辱。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文化、宗教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这导致了硅谷全盘接收并超越波士顿的影响力,成为全球科技创业的重镇。在硅谷面试时经常被问的是“你上次失败是什么时候?”
讲完这个故事后,总部派来的专员说道,两个人都很优秀,可是就因为这个美国人列出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所以总部才决定选择这个美国人。专员接着说道,工作履历很好,但没有任何犯错经验,这代表一个人可能没有认真做事,或者并没有起到领导的作用,或者犯了错误隐瞒不报,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不适合担任高管。而有过错误,并且敢于列出来,这说明他能正视错误,不会轻易被曾经的错误阻拦前进的脚步。开拓非洲市场,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不怕错误的人才。
果然在这个美国人担任非洲区市场经理后,很快就打开了当地的市场。
成功是值得尊敬的,可是能够坦诚面对失败更可贵,只有勇于接受“失败是占多数的”现实,才有实现那少数成功的可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