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评课稿范文

文章 2019-07-12 04:17:31 1个回答   ()人看过

今天,马老师执教《狐假虎威》,学习词串、图文互读、朗读对话、理解寓意,四个板块活动,结构清晰,张弛有度,听来清爽!

有一个细节,或许不为人注意。在朗读词串“窜过、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之后,马老师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一个学生弱弱地说:“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马老师用“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一带而过。课至尾声,教完“狐假虎威“的意思之后,马老师又问学生:“这样的人(狐狸)你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有7个孩子说出各自的理由:欺骗别人;说谎话;骗人;不诚实;很坏的;捉弄别人;骗子。

从结果来看,孩子们对狐狸“骗人”这一狡猾的伎俩形成了共识,对狐假虎威的寓意也基本理解。但留下的思考是:狐狸可不可以是聪明的?就文本叙述的故事情节来看,狐狸假借老天爷的命令蒙住要吃掉它的老虎,也是一种“狐假虎威”,为的是救自己的命,不可谓不聪明;狐狸为了印证自己的话,让老虎确信无疑,从而放了自己,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地地道道的“狐假虎威”,为的还是救自己的命,说它聪明,未尝不可。以此看来,狐狸为虎口逃生而两次“狐假虎威”,可以看成是聪明之举;然在百兽看来,狐狸的聪明是用来吓唬它们的,是不道德的,自然是狡猾之举,可恶之人!说到底,狐狸借老虎威风的行为,如果利己不损人(不惊吓百兽),则是聪明之举;如若利己而损人(惊吓百兽),甚至以损人达到利己的目的,则是不道德的恶行,应该受到谴责和鞭挞。同一个“借别人威风”的行为,利己不损人,是“善”的;损人利己,则是“恶”的。聪明与狡猾,全然在于是否合乎道德律令。那个孩子弱弱的声音,是看到了前者,意味着“急中生智”;而“狐假虎威”约定俗成的寓意取其后者,意味着“仗势欺人”。

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常常采取对立思维: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看似立场鲜明,实则简单化了。因为大千世界的很多事情,往往不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更为复杂的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愚蠢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是不聪明的。教会学生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则可使学生越学越聪明。文本中的狐狸一出场,还未有任何恶行,便定性为“狡猾”,源于我们对狐狸的常识和成见,戴着这样的成见去阅读故事,自然只能读出一个结果。而抛开这个成见,或许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学便可以引向深入,教会学生辩证地、实事求是地思考事件。中国的传统文本中,成语故事也好,寓言故事也罢,总是板着一张教训人的脸,让读者与文本中的角色一样的羞耻。这样的羞耻文学、道德说教,如同斧凿锤打,让人不知不觉中陷入一元定论的陷阱中,丧失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珍视孩子那些微弱的声音,从中发现弥足珍贵的思考萌芽,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头脑去独立思考,教会孩子辩证地思考问题。如此,阅读教学才能让孩子站立起来阅读!狐狸可以是聪明的吗?或许这样的问题探讨,有些超出了二年级孩子的生活阅历,有生拉硬扯、揠苗助长之嫌。但要记住的是:教学是让孩子学会思考,而不是学会相信!

浅陋之见,失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